诚如杨院士所言,大学不能沦为“职业的培训所”,在大学如果只想学专业技能的知识,是非常卑微的,大学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包括对自己、对整个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然而,从小学到大学的学校教育中,责任感教育是缺失的。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因素,当下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正因为如此,出现了诸如安徽毛坦厂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一批高考工厂。学生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唯一任务就是学习。
社会教育也是如此,在一些影视作品中,充斥着“三观不正”的故事情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为了女儿学琴,一位河南母亲竟然五年不见丈夫,连家人病危都不回去看一下。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案例,折射的却是当下中国亿万家庭望子成龙的残酷现实:为了考上好大学,家长可以牺牲一切,孩子的唯一任务就是读书。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重视孩子的德行的培养,使得一些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因为琐事凶残杀死室友;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森浩无缘无故投毒杀死同窗黄洋;西安21岁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着私家车看望女友,途中撞倒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女子,当发现被撞女子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连捅8刀致女子死亡。
上述这些悲剧足以说明爱因斯坦的论断是正确的,这些没有道德的人,虽然都有知识,但是他们成为了社会的祸害,说他们是“一条经过良好训练的狗”并不过分。那么,究竟是谁在把我们的学生训练成一条狗?答案显而易见:家庭、学校、社会都难辞其咎。
陶行知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因此,全社会都要深刻反思: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有没有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作者:张卫斌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