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君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一场生死大救援终于结束,河北6岁男童坠井101小时后,被白衣医护人员从井里抱出,记者从现场救援人员口中得知,坠井男童赵梓聪,已经确认死亡。(中国网11月11日)
小聪聪的死亡,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好像让这101个过得失去了意义。有些人在自媒体批评官员作为不到位,其实,认真观察这五天的行为,地方官员做的相当到位。如果埋怨,只能埋怨我们在教育孩子上缺课,在枯井救援上缺课,而这些都需要补!
就在孩子落入枯井的第一天,就有某媒体发布消息,指责枯井掩埋不力。说是在枯井不适用后,应该掩埋。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我清晰的知道,农村很多机井都是雨季闲置,干旱时用来抗旱。如果按媒体的要求,所有机井都就地掩埋了,等干旱了靠啥救援呢?事实上,这个枯井上面本来有一个盖子,只是被人移动忘记再盖上。
实际上,在如此细小的井口掉入,以前鲜有成功救援的案例。在小聪聪掉入井里后不久,孩子的爸爸在微信群求救,地方政府和民众就已经开始组织救援,并且参与的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多,最终达到了几十台机械同时进展,几百人接力救援。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隆重体现,是地方政府组织得力的一个表现,又哪里来的不及时一说呢?
6岁的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了。按这个年龄说,本不应该掉进那么狭窄的井口里,但好奇害死猫,或许因为好奇,想去进入探险,不料却进入了“陷阱”,告别了这个世界。6岁的孩子,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上,本都应该有安全这一课,或许家长老师没说明白,或孩子自己没学好,到现在了,啥都别说了,引以为戒吧。
反观欧美一些国家,面临类似的救援,有专业的队伍,高级别的技师,现代化的机械。据说在这些设备和人的工作下,像河北此次事故的情形,基本可以一个小时挖掘10米。但几个小时就可以晚上的工作,我们却做了五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在哀悼小聪聪死去的同时,反思对比,拿出建立我们专业救援队的方案,让悲剧不再重演。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