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争晒逸夫楼”告诉我们了什么

2014-01-08 21:58:3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1月7日,香港著名电影家、慈善家邵逸夫在家中去世,享年107岁。邵逸夫的骤然离开,让我们把目光再度回溯这个穿越两个世纪的人的一生。也许缅怀才更显得庄重而细致。剥离了悬浮在邵逸夫身上的光环之后,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个完整的人。逸夫离世,万人同悲。斯人已走,山河流泪。在邵逸夫离开我们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邵逸夫留给我们的是什么?答案是:邵逸夫留下了“影视王国”和“大爱精神”。

  作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的邵逸夫,留给我们的首先是电视电影。在邵逸夫的百年传奇中,我们记住了TVB在他的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宏篇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还有一个个大名鼎鼎、各具特色的花旦——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陈玉莲、刘嘉玲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人耳熟能详的“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竟然是由邵逸夫一手操办。邵逸夫对电视电影的贡献,媒体用“影视大亨”打造了“影视王国”来形容,实在太恰当不过了。

  如果只说邵逸夫留下“影视王国”,那是对邵逸夫的“傲慢和偏见”。邵逸夫留给我们的,更是一个“慈善大家”的形象。有媒体这样报道: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确实如此,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我不知道邵逸夫捐赠了多少款物,也不想查证邵逸夫奉献了多少爱心,但我永远记住了香港社会对邵逸夫的称赞:或许数百年后,今日陷于争产的富豪都已湮没无闻,但邵逸夫的慈善事业仍为人所熟悉。这是对邵逸夫107年人生的最好总结,这是对邵逸夫为社会所做贡献的最高礼赞。

  逸夫走了,“影视王国”还在,“大爱精神”还在,社会影响还在。我们纪念邵逸夫,既要祝福他一路走好,又要学习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更要发扬他的“大爱精神”。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个人梦,我们只有以邵逸夫为榜样,“常”“长”学习,躬身践行,奋斗不止,才能实现国家富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邵逸夫留下了什么,对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一代传奇,对另一些人而言,他留下了许多教学楼和许多慈善故事。但对我们社会而言,邵逸夫留下的最大财富,乃是一种宝贵的公共品格。“丈夫贵且济,岂独善一身”是邵逸夫的信条,“我的财富是取之于民,应用之于民”是邵逸夫说过的豪言。“赚钱难,把钱用在最适当的地方更难”是他的心声。邵逸夫用行动践行了所有这些曾经呢喃在口的声音,也用数十年的努力诠释了什么叫公共品格。今天,我们缅怀邵逸夫,亦是在缅怀一个有公共品格的人。建设美好社会,不缺一两个有钱的富豪,缺少的是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有心人。我们每个人,虽不一定如邵逸夫一般有钱亦非皆有邵逸夫的作为,但他身上反映的这种公共关怀素养,值得我们敬重与学习。能力有大小,责任有高低,但只要我们学习这种精神,尽到自己的那份公共责任,即使力量微薄,聚集起来也有照亮一方的能量。而这,何尝不是对离去的邵逸夫最好的纪念。

 

  作者:毛开云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