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人际关系,不能止于“寝室节”

2017-01-13 17:41:44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作者:刘佳蕾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说起前不久在学校首个校园“寝室节”上面向全校发出的倡议书,武汉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西区四栋519寝室的“四姐妹”至今依然兴奋不已。为挽救寝室关系,这4位95后女大学生自创的“寝室节”在经过1年时间检验后,已升级为全校同学的节日,连日来吸引了该校近2000个宿舍的关注,也引发了对于95后一代大学宿舍关系的热议。(1月13日人民网)

  寝室人际关系是校园人际关系中一个最基本的环节,室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是校园生活中最亲近的关系。但不少同学也说最难相处的就是室友,由于朝夕相对,彼此优缺点“暴露”无遗,相处时难免龃龉磕绊,甚至“同室操戈”。前些天网上流传的一寝室六个人却有五个微信群的段子让人哭笑不得,复旦投毒案的发生也让人心惊胆战。“跪谢室友不杀之恩” 虽然是一种调侃,但调侃背后也透露出寝室关系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失和。“寝室节”的“走红”告诉我们,寝室的意义不仅是我们休息的地方,也是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的重要课堂。

  据调查,影响寝室关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利益冲突,无外乎一些生活琐事。鲜明的地域差异、家庭背景差异和大学以前教育的差异造成室友在相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磨合。生活习惯的不同是造成寝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话多的干扰不善言辞的;“夜来疯”的影响早睡早起的;爱干净的受不了“不拘小节”的。再加上学业压力,奖项、职位竞争等,有些宿舍“剑拔弩张”。然而学不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历再高也不能完美的融入社会。

  作为现代公民,在法律法规的大框架下彰显个人性格特质和价值理念很正常,但须知个人权利的施展更应该以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权益为限制。如何在尊重个人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寝室关系的最大公约数,最好的药方就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寝室的卫生、作息等生活习惯,要放在全体舍友的观感中通盘考虑,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毕竟我们不是独立于社会关系的“绝缘人”。融洽的寝室关系,人人都应是参与者,人人同时必然是受益者。

  营造融洽的寝室关系,要跳出寝室的“小圈子”,从更长远的视角看待这一问题。大学教育要发挥人文涵养功能,应该在“授业”之外,更注重人文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心理问题疏导,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不断强化教育“树人立人”的本真功能,以人文涵养来融合寝室关系。寝室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将来在接触同事、领导等社会关系的时候才不会被当成一个“奇怪的人”,这更需全社会认真审视。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