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家工程师》让世人知道中国制造

2014-10-04 07:39:4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困难依然存在。

  25年前王民去德国企业学习,德国老工程师很热情:“你们用摄像机全录制下来也行。”但后边还跟了一句:“反正你们再怎么学,也永远做不到。”

  王民说,德国人之所以毫无保留,是因为觉得那是小学生看研究生的作业。

  而现在,徐工已经可以和包括这家企业在内的国际巨头并肩而行。登顶珠峰前的最后几百米,“用五到十年,咬咬牙就过去了。”王民说。

  不过,对于创新的坚定之心,需要获得更多信任,需要感染更多的人。

  攻克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的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曾在项目论证会上舌战群儒,因为不少专家对于国产化的能力不放心,认为风险太大。

  还有特高压,制造其关键设备的西电集团副总工程师宓传龙遭遇的是:出现问题是由日本生产的配套产品造成的,业主单位的专家却不相信。

  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说,基础零部件掣肘突出,需要国家基础工业的整体进步。

  如领导中国精密卧式机床研发的普什宁江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雁所见,国内基础配套系统如轴承、钢材等,仍不能让他们放心。

  在已经能够建造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烟台中集来福士,因国产高强度不锈钢螺栓质量不过关,为等待进口螺栓耽误了几十天。

  烟台中集来福士技术助理总监杨忠华说,高端产品70%左右的零部件需要进口,而一旦零部件自主化,每一次都会带来国际市场20%的价格下调。

  不过,创造者的脚步停不下来,特别是在这个“弯道超车”的时刻。

  跻身“世界三大冲压设备制造商”的济南二机床,将数控切削机床作为新目标,因为这也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设备。

  常振臣正在研发传输能力更强的工业以太网,是目前列车网络传输速度的1000倍。这项技术在国外也刚刚起步,他希望中国人能尽快占领这一新的技术高地。

  工程师们还希望,像西方同行那样,“输出智慧和设计,包括标准和体系”。

  他们也会提起当年的校园记忆:宣传画上工程师戴着安全帽,胳膊下夹着一摞图纸,匆匆走向车间。

  “现在我也是这个样子,真的很好。”为中国打造世界最大4000吨级起重机的女工程师孙丽说。

  (原标题:中国创造的坚强之心)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