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还债17年 有一种美德叫诚信

2014-08-11 06:00:2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河南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年过古稀的花书增每月初回村还债。17年来,这位老者,把退休金、打工挣的钱和儿女们给的生活费攒在一起,蚂蚁啃骨头,一点一点地偿还50多万元的欠款。上世纪90年代,花书增办了一家面粉厂,凭借多年的口碑,十里八乡的乡亲都将余粮存到他的面粉厂。老花轻信了熟人的“忽悠”,几十万元的货款打了水飘,欠了一屁股债。(8月10日人民日报)

  “言不信者,行不果”,“失信就是失败”,古今中外,诚信是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然而,当假冒伪劣频频曝光,当学术造假屡禁不绝,当包工头不时欠薪农民工,当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当起了“老赖”,当老人跌倒不敢扶起……不少人都在追问:诚信去哪儿了?

  不是说在略显浮躁、功利的当下,中国人都不讲诚信了,也有一些诚信楷模令人感动、让人敬佩,新郑市薛店镇花庄村的古稀老人花书增就是其中一位。他打工17年还债50万,宁可骗子负他,而他绝不负乡亲。17年,即便是壮实的小伙子也会因受不了那份劳累而气馁,何况是一个半个身子已经进泥土的老人呢?

  我们不妨称花书增为“信义老人”,他选择打工还债,用自己的行为阐释了“诚信”二字的深刻内涵,触动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花书增“心如磐石”地坚守诚信,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与操守?从中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普通人、草根族中闪烁的人性光辉和道德光芒。

  诚信虽没有标价,但在具体的事情上却是标上了醒目的价格。有的人,因为私欲膨胀而坍塌了道德之堤,自贬得一文不值;有的人,因为慎欲寡欲而不断修固精神家园,周身散发出令人景仰的高贵。

  我们不要总是谴责社会上还存在某些不诚信的行为,甚至于成为很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要知道,诚信贵在行动,只乐于做语言的巨人其实也是道德的侏儒。我们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我在诚信上做得咋样?

  “德不孤,必有邻”,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诚信的世界里花书增一定不是孤独的老人,他的感人事迹提升了诚信这一无形社会资源的价值,成为人们践行“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鲜活样板,如核聚变一般,源源不断向社会释放出持久而又清洁的道德正能量。我们在接受这一正能量的同时,是否也考虑将自己变成一个放射源呢?

  作者:钱桂林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