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九一八”,我们该当如何?

2014-09-18 07:50:2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过往;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人民网9月1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83年前,随着沈阳柳条湖旁南满铁路的一声巨响,整个中华民族被迫卷入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苦难之中,多少百姓惨罹屠戮,多少村庄化为乌有,多少物资横遭掠夺。国难、国耻、国殇……

  83年前的中国,国家积弱积贫,政坛风雨如盘,民众贫不聊生。83年后的今天,东方巨龙腾飞,中国变化了、发展了、强大了。对此,有的国家看着不舒服,心理上、情感上都难以接受,他们在南海、在钓鱼岛、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使尽一切阳谋的、阴谋的手段对中国进行攻击和破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如果不能牢记历史,汲取教训,谁又能保证绝不会有第二个“九一八”呢?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然而“九一八”这个日子带给国人的伤痛却始终不减,甚至越发深刻。历史不容忽视,没有任何人能够篡改日本侵华的事实。我们不能忘记杨靖宇将军的头颅,赵一曼烈士的遗言,八女投江那壮烈的背影。

  祭念“九一八”,我们不是为了制造仇恨,不是为了煽动暴力;祭念“九一八”,因为它时时刻刻警醒着我们,“覆巢之下无完卵”,一旦国破,必定家亡;祭念“九一八”,我们又该当如何?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耻辱的过去已经渐行渐远,辉煌的明天还存在于人们的构建,相信只要广大中华儿女坚定地行动起来,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增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的实际行动,人民公仆踏实为人民服务,军人警察尽忠保卫边疆和人民安全,政治家搞好政治,经济家搞好经济,教师探讨如何做好教育,医生研究如何提高医术,学者研究如何做好学问,企业探索如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人人如此,持之以恒,汇滴水成江河,聚粒沙成巨塔,何愁民不富国不强?何愁中华民族不能永远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作者:秦百川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