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方式不变,穷县富闹不绝

2014-01-03 22:20:2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一边申报国家级扶贫重点县,一边建豪华政府办公楼,这两种矛盾的行为出现在黑龙江海伦市,并引发关注。当地政府解释,新办公楼是招商引资之后,用旧政府大楼置换,并未花财政一分钱。记者调查发现,黑龙江海伦市为建新政府大楼,将新楼周边大量土地作为补偿划拨给开发商,并非拿旧政府大楼置换。(1月3日《新京报》)

  关于贫困县的新闻在中国往往都有着极大的讽刺意味,黑龙江海伦市是一边积极申请贫困县,一边积极兴建豪华办公楼。此前,还有更为荒诞的事件,比如江苏阜宁修建的山寨“悉尼歌剧院”,山西蒲县修建的山寨“鸟巢”。而像海伦市一样,江苏阜宁和山西蒲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更加登峰造极的要属湖南新邵县,其在2012年获得贫困县资格的时候,竟然高调悬挂出“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条幅来“祝贺贫困”。隐藏着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背后的应该就是扶贫方式的传统模式已经走到了需要亟待更新的边缘,如果扶贫方式不更新的话,这样的贫困县富折腾就永远不会停止。

  贫困以及反贫困一直都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对此中央政府也高度重视,但是重视的方式却一直局限于开发式扶贫上,即传统意义上的“输血”。据统计,2001-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043.8亿元,而这重点是投入到592个贫困县。这意味着,一旦进入贫困县名单,就能获得巨额的财政支持。所以,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海伦市为何如此热衷于申请贫困县的理由了,也就更不难理解那些贫困县为什么要庆祝进入这样的名单之内,巨额的财政拨款进入到县级财政内,目的就是为了将贫困县经济拉动,通过改造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滴漏效应”不可避免发生,即扶贫的资金被层层截留。

  如果将开发式扶贫改造成为福利性扶贫的话,即将传统意义上的“输血”改为“造血”,将通过贫困县财政这个平台的努力直接改造成为对贫困个体的补助,那么,就像对种粮户的粮食直接补贴一样,不仅可以避免了“滴漏效应”的发生,更可以直接改变贫困的面貌,更加契合扶贫的本质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扶贫方式变迁,更可以杜绝贫困县为了争取贫困县而不断进行“公关”的浪费资金行为,贫困县也就没有了中央财政的巨额补贴来折腾。这是一种一举两得的措施,试想,到那个时候,海伦市还能够一边申请贫困县,一边大搞土木建设吗?肯定不行。

  所以,国家在新的扶贫纲要提出“三保障”的原则已经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即将扶贫聚焦在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上,而扶贫的方式也逐渐从开发扶贫的“输血”过渡到福利扶贫的“造血”上,这样,那些贫困县的富折腾才能最终画上休止符。

 

  作者:王传言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