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愈走愈近了,回家团聚过年是异乡游子永恒的主题。笔者往年回老家拜年,发现如今的拜年人情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水涨船高了,往年100、200元即可,现在300、400元则比较普遍了,关系较近的500元算是平均水平了。仔细分析,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增大,人们心理情感倾诉的愿望更加强烈,再加上新兴网络交往方式的兴起与普及,人们的交流渠道更加畅通了,往来更为密切了。二是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的钱也宽裕了。三是拜年的主力军都是年轻人和晚辈,在外打工或创业的,有职有权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做生意成功的等,回家了,出于对长辈的尊敬孝顺和自身成就感的表达,出手当然就大方些。你来我往,这人情自然也就上去了。
每年笔者都为拜年人情而头疼,不是舍不得几个钱,而是觉得这种拜年的方式太繁琐、太程序化。试想,你来给我的父母拜年,送300元,我去给你父母拜年,还300元,临走时,长辈们还要说一大堆客气话,听着耳朵都起茧子了。你来我往,这还不是一回事吗?或许有长辈说了,这是中国社会的传统,没了人情那就不叫拜年了。诚然,新春拜年,亲朋好友都在家,难得有时间聚聚,相互走动走动,拉拉家常,叙叙旧,说说事,增进感情,凡事有个照应,这是应该的。只是笔者觉得,如今拜年反倒成了一种负担,没必要搞得这么复杂,人情简单化同样能增进亲情友情。
其实拜年说到底还是花年轻人和晚辈的钱,对于部分人来说,打工赚点钱不容易,有报道说,有些年轻的打工者患上了“恐年症”,过年回家,这钱那钱的,经济上也有点吃紧,还不如直接把钱孝敬给父母和长辈实惠得多,效果是一样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父母和长辈也可以借机为年轻人和晚辈积累财富,为他们成家立业打下基础。因此,笔者建议,拜年走亲访友的传统应当发扬,人情则可以省略,还可以通过聚会、新年贺卡、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拜年,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
作者:李朝晖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