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思想一旦发生变化,就难以克制自己。近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几乎天天和老板们打交道,他们吃生猛海鲜,用高档名牌,玩舒服享乐。看到这些,我想自己的文化比他们高,智商不比他们差,收入却没有人家多,活的没有人家潇洒,心里感到了不平衡。于是,我开始追求享乐,开始不择手段地收物收钱。一个人一旦钻进钱眼里,钱就会牵着你的鼻子走。因此,我陷入了犯罪的泥潭。(1月21日 新华网《落马贪官自述:谁送东西记不住 不送东西的记很牢》)
这样的忏悔来自于一个落马贪官,他不是巨贪,但正因为这点,其心理活动才具有普遍性,才值得研究和警戒。
人总是有崇尚更为丰富的物资生活的欲望,所以就有了比较。而每个人掌握的社会分工不一样,所处的社会位置不一样,其生活条件也不一样,这种各不相同的状态通过比较就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于是俗话“人比人气死人”。
而官员作为维系着整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中枢,掌握着众多社会的关节,这种关节产生了俗称的“权力”。而与周围人的比较而产生的“不平衡”,对一般人来说也许只能暗自接受,但是拥权的官员呢?这位忏悔的贪官给了我们答案。
古有民谚“十年清知府,百万雪花银”,权力在得不到监管的时候,就会成为拥权者满足自己“不平衡”的心理落差的工具。而身边的人各式各样,总有“比上的不足”,于是野心就膨胀,胆量就越大,贪得也就越来越多。
由此可见,笔者拙以为,在腐败过程中手中的权“仅”是官员的工具,而通过比较产生的心理“不平衡”是腐败的根源。
难道我们不能将心态调正一些么?难道我们不能清寡一些么?“法律”是让人畏惧的东西,而这种“不平衡”源于心理的人类本质。因为畏惧,不去贪腐;但是并不意味着心理的“不平衡”就不对自己产生痛苦。所以诸如这位忏悔的官员,因时而贪,顺势而贪,成为了他们自豪的技术。
“法”能控制“不平衡心理”的外露,但要针对“不平衡”心理开出药方——那就只有“以文化之”了。中国有很多不同门派的哲学思想,几乎从各方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利用并整合好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官员的思想教育的“文化”应与《法律》一起成就反腐倡廉的“文武双治”。
作者:武艺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