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德育教育第一课堂

2014-05-31 09:20:4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中央宣传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30日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樊桂英家庭等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5月31日人民日报)

  这10户家庭养德崇善、教子有方,把家庭作为对子女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大力秉承了品德教育为先的理念。

  我们老祖宗人生教育德育为先是有传统的,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就是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段,都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道德观念的启蒙教育最初就应来自家庭,这方面,咱老祖宗也早有认识,并有颇多佳话,广为我们所熟稔的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中的关于“孟母三迁”和“五子登科”的故事了。

  我们先人不光有言传身教,还有家教经验著述。较为著名的有《朱子家训》,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到了近代,还有一位颇受争议人物曾国藩,尽管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有扬有抑,论旨不一,结论各异,但是他的《曾国藩家训》,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几个方面还是为后世所青睐的。

  到了现代,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在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后摘编为《傅雷家书》,也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是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传承千年,可是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迁,大人们疲于社会奔波,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传统家庭教育;或者简单的将责任推向学校、社会,忘却了言传身教、循循善诱等传统责任。10户全国教子有方“最美家庭”事迹的推出,提醒全社会所有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摇篮。下一代更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教子有方’关系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运兴衰。”

  在家庭教育方面,老祖宗已给我们做出典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品德教育始于家庭。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传承好优秀的传统教义,推崇道德、品行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优良家风,承担起时代责任,使家庭成为德育教育第一课堂,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最美”!

  作者:朱权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