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之痛“微访”怎能体会?

2014-09-11 03:08:11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曾让不少“80后”“闻风丧胆”的家访、“请家长”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式”,利用微信、QQ、飞信等方式与家长交流成为不少教师家长之间交流的“新常态”。家访变“微访”,如此变革,哪些该坚守,哪些该顺应?(9月10日 新华网)

  无论是作为学生还是教师,对于“家访”笔者都有过刻骨铭心的记忆。幼时家贫,一次课间游戏撕破了同学的衣服,担惊受怕了一整天之后第二天再也不敢去上学,是老师的家访才解开了心结,终又踏进学校大门。但也有不好的经历,一次老师夜访,因害怕没有叫他,第二天竟然遭到了他的质问,现在想来,可能那只是他跟我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却让我从此对老师产生了更多的敬而远之。

  从教之后,经历了家访受尊重到平淡甚至受讥讽的历程,但每次家访几乎都会带给自己心灵的悸动,久久难以释怀。学生在学校表现尚可,活泼、好动,无忧无虑,家长来校也是胸脯拍得山响,表态、许诺毫不犹疑,但是一次次的家访还是刺痛了我们的心。九十年代中期,家访一般还是容易遇见学生的父母,他们为了生计的忙碌、疲惫显而易见,极易使人产生怜悯之情,但是他们尽管生计艰难,还是对老师的到来热情、尊重,使我们颇为感动;二十世纪初期,要家访则需要先行约定,而且这时的家长们总是行色匆匆,对老师的家访已多多少少地有了敷衍之态;而到了现在,教师家访,最多的还是只能见到学生的爷爷奶奶或监护人,与老人的交流更多的还是无奈,问题无法得到圆满的解决。更甚的是,由于一些招生方面的误解,老师的上门往往还会招来白眼、讥讽,竟有一种“防贼”的感觉。

  一次次的家访有成功、有失败,其间的酸甜苦辣自有心知。我们既为农村孩子生存、学习环境的艰苦而焦虑,也为教育、教师地位的江河日下而担心。可以说,家访就如在读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社会百科全书,亲历其间,最能让老师感受社会的民生艰难、人情冷暖、社会变迁,最能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让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让他们更感肩头教育重担的沉甸。怎样通过教育改变现状?怎样用我们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处事规则来感化家长、社会,改变他们对教育、教师的认识偏见?面对面交流的家访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校讯通、飞信、QQ群成了家校交流的主力渠道,“监控”更严、互动更快、“有事就说”是这种新型“微访”交流方式的显著特点。于是,基于家访的不方便、难以遇见家长以及越来越不受家长待见等原因,使得其逐渐沦为教师眼中的“鸡肋”,“微访”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古训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尽管“微访”方便、快捷,却也因其更多的还是局限于冷冰冰的文字交流,不利于教师、家长的情感沟通,在许多方面很难达到家访所带来效果。而只有亲历家访,亲眼观察学生的生存环境,亲身感受他们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爱他们之所爱,痛他们之所痛,对症下药,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有的放矢,“药到病除”,教育成功才会指日可待。

  所以,我们的教师千万不能被“微访”蒙蔽了双眼,而将“家访”弃之不顾。“微访”虽和家访互不排斥,但只能作为家访的补充,并不能取代家访的主体地位。家访永远是沟通师生、家长之间最重要的桥梁,最能拉近心的距离,最能碰撞出爱的火花,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家访之痛”,既来自于我们的学生、家长、社会,也来自于我们的教师、教育事业,只有投身其中,用心感悟,才能深切体会。“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家访,是教师用心、用情教育的外在体现,更是促进教育方法和理念“家校融合”的最佳途径。拒绝“家访消亡”成为教育之痛,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周卫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