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弑母少年“孝与不孝”反思家庭教育

2014-10-13 06:48:3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3月12日清晨,白银市会宁县发生一起高三学生在出租房中手持铁锤和小刀将陪读母亲残忍杀害的家庭惨剧。近日,在与检察官的交流中,犯罪嫌疑人司某称自己“很后悔,事情做的过了”。他感觉对不起家里人,对不起父亲、姐姐、姥爷、姥姥,特别是爷爷。可是在他说的“对不起”的人中,竟然没有一次提到自己的母亲。(10月11日《兰州晚报》)

  无疑,弑母少年司某是不孝的,因为他残忍地杀害了生养他的母亲,而且对此从无悔改之意。“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尽管母亲不懂得好的教育方法动辄打骂,纵有千般的不是,但也绝不是儿子亲手将其杀害的理由,更何况还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可是,弑母少年又是一个懂得孝顺的孩子。他对母亲的恨固然有其“动辄打骂产生的隔阂”,而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母亲对爷爷奶奶的不好”产生了恨,“高三下半学期开始的时候,这种恨积累得越来越多,更强烈了,产生过杀死她的想法。”而直接导致杀死母亲的也是“她骂我爷爷了,我很生气……”所以说,司某还是懂得爱,懂得孝顺的,只是其孝顺的对象里却没有生养他的母亲。

  从司某“孝与不孝”的矛盾人格中,我们不难看出,畸形的家庭教育正是造成“恶之花”的根源所在。怎样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这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永远都回避不了的话题。

  “爱”永远都是家庭教育的主旋律。缺少关爱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必然造成孩子的心灵创伤。但是,“爱”也有很多种,溺爱、偏爱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而所谓的“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要变坏”的打骂教育也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心理扭曲,所以,如何把握“爱”的“度”,需要家长们不断学习、反思、纠偏改错,切不可一意孤行。

  尊重是基础,沟通是桥梁。孩子是一个有着独立思维的人,不管他的想法是对是错,首先需要他说出来家长才能明白。怎样才能了解孩子的内心?首先就要尊重他们,做他们的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学会倾听,谆谆善诱,不断地沟通、互动自会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给孩子,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切忌总是站在父母长辈的立场,动辄呵斥打骂,那样只会使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直至背道而驰,甚至导致孩子走向歧路。

  言传身教非小事。要让孩子重诺守信,首先父母必须“言必信、行必果”;要让孩子讲文明、懂礼貌,那么父母一定不能满嘴粗话,行为粗野;要让孩子懂孝道,那么父母一定要学会尊老爱幼……“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打地洞”,虽说强调血统的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更是反映了“言传身教”的巨大作用。

  千万别让孩子做家庭矛盾的选择题。在许多的家庭中,夫妻一旦发生矛盾,就将矛盾转嫁给孩子,让孩子去判断对错,去做或选父亲或选母亲的选择题。要知道,这不仅无助于解决矛盾,而真正伤害的只是左右为难的孩子。

  从司某弑母一案中,我们不难看出,正确的家庭关爱长期缺位,缺少尊重、沟通,不懂得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或许还有可能存在的“到底该孝顺谁”的选择题式教育……最终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这不是迷信,而是一个无上的真理。只有用真爱、尊重、宽容、理解等美好品质营造出家庭教育的良好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作者:周卫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