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淄博高青举办了一个物资交流会,现场出现了一名乞丐的身影,这个乞丐可没有那么简单。在现场,许多市民纷纷向乞丐面前的小桶里塞钱,2块,3块,5块,十几分钟的时间,小桶就装满了。整个上午,这名乞丐一直在爬行乞讨,收获颇丰。到了下午,会场里的人慢慢少了,记者看到这名乞丐突然做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只见他到了一处工地外墙下面,趁人不注意,先是擦脸然后换上新衣服,经过这么一翻收拾,和刚才又脏又可怜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齐鲁网 11月7日讯)
淄博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然后就到了中心路,走得很麻利很利索,和刚才是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匆匆忙忙向车站走去了,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残疾人。我觉得实在是不应该。”如此看来,此“行乞”分明就是一种欺诈行为,佯装可怜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十分令人发指的卑劣躯壳。好心的市民被虚伪的假象蒙骗,全然不知情还纷纷“慷慨解囊”。而后的这一幕“活人大变身”着实让伸出援手的好心市民感到心寒。
笔者认为,要杜绝这种从“好心施舍”变为“好心被骗”事件发生的源头有两种,一是从民众自身角度应当提升自己的辨知度,去帮助实实在在需要帮助的人,不能盲目的散播“爱心”,让别有用心之人有了谋取不义之财的“捷径”;二是从社会广泛角度来说应当严厉谴责和反对这种不道德行为,而不是抱有“无视”或者“算自己倒霉”的心态任由其继续“行骗”。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在呼吁大家爱心传递的同时,也应敬告广大民众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行骗者的“可怜”假象蒙蔽,让其有机可乘,伤了好心人士的一片爱心。
作者:苏雪娇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