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出版地域文化书《黄河口旅游文化》时,我建议装帧设计人员在封面上打了一句口号:“帮您带上一个相机装不走的东营”。萌生这一想法,主要是源于对地域文化的一些思考和在各地游览时的一些见闻。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私家车的增多,以家庭或以自发团队为单位的旅游“散客”在各地游客中都占了相当比重。这种自主游览,没有旅行社的路线、时间、景点限制,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城市、乡村、景区、景点,如果策划周密,落实到位,能游得更个性、更充分、更深刻、更酣畅。但相应的,因为没有导游的参与,游览过程中许多散客在充分享受自由的同时,也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把握不住重点,难以找到有代表性的城市经典,最终变成了“盲游”。
一些游客满足于“到过了”、“拍过了”、“到此一游了”,每到一地走马观花,不求甚解,把握不住城市、村镇、景区的特色和实质,即便在选景照相的时候也有些偏颇。比如,有的游客到了名胜古迹、人文景点游览,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欣赏绿地、花园上。有的游客到了自然生态景区,关心的不是当地最富代表性的树木、花草、河流、湖泊、山脉,而是随手拍些荷花、鱼池之类的人工种植、养殖的小品。有的游客连河与海、山与云都没分清楚就急于拍照留念。有的游客不找导游、不看景区简介、不看导览图、不收集当地地情资料,自始至终忙忙碌碌、误打误撞。
一些游客不愿意听景区工作人员的介绍,不向当地人打听情况,却喜欢听同来的、刚刚遇到的其他游客海侃神聊。或许这类游客是在个别地方上过当、受过骗吧?有点警惕性是值得称道的,但对当地人一概不信任就有点矫枉过正了。当地人不可信,外地人就可信吗?一些游客自以为走南闯北、见过市面,自命不凡、自以为是,不但自己固执己见,还会以自己的偏颇之见影响其他游客。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说得对不对,先讲完了再说。对萍水相逢的其他游客尚且如此,相信他们在熟人圈里传播的错误信息一定不少。
当然,旅游是休闲、是娱乐,不能变成任务、变成负担,需要“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但对这话,同样也有不同的解读。同样是高兴,为什么不在获取真实信息的同时实现高兴,而要听了一大堆虚假的东西而高兴。同样是尽兴,为什么不选择把握住一方文化精髓的同时实现尽兴,而要走半天冤枉路把自己累趴下而尽兴。侏儒观优,人云亦云,这种高兴和满足,不是有点自欺欺人吗?同样的成本,同类的事物,还是应该选择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收获。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最终目的,无非是让人获得真实可靠的、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信息。改革开放前,各方面条件都差,“万卷书”、“万里路”对一般平民百姓都是空谈。而今,书容易得到了,路也好走多了,立体化的交通格局,让我们可以在一天之内来到神州大地的任何一个地方。面对这些,我们一方面要倍加珍惜,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尤其是擅长把读书与走路结合起来。在行旅过程中,趁着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多读点旅游目的地的书。每到一个地区,尽量多查阅些资料,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自然风貌,比无厘头地硬读书要容易得多,能节省许多时间和精力,可谓事半功倍。
我这人不大相信传说,尤其不喜欢新景点编出的老笑话。每到一地,喜欢收集当地的地情资料,人文的、自然的、古典的、现代的、风俗人情、历史人物、土特产品、城乡风貌。小地方的地情资料,是大学者、名教授不屑于关注和整理的,真正掌握比较全面的还是当地人。所以,土人写的乡土资料,即便土点,毕竟能沙里淘金的,而且比大手笔加工过的更接近原始的真实。
每游一地,满载而归。除了拍照片、吃小吃、买土产、听方音,最好还要选几本当地的地情文化书,真正带上一个“相机装不走的城市或村镇”。
作者:薄文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