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贫困学生需当众演讲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究竟是公平还是伤害?(10月17日 人民网)
我们常说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不少孩子人穷志不穷,他们自尊心极强,最不愿意别人知道家里的不如意。原本就不幸,还要揭伤疤给人看,这不是雪上加霜吗?助学金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贫困生能够有尊严地完成学业。让人放下自尊,将家庭的隐私一五一十地汇报给朝夕相处的师友,这无异于对贫困生的二次伤害。
基于学生的尊严来讲,就算贫困生要想申请助学金,也没有将自己的家庭困难广而告之的义务;况且,其所在班级这个小集体也并非绝对意义上拥有投票权的人。可又不能把“晒伤疤定贫困”赶尽杀绝,因为它至少在初衷上是向着公平、公正靠拢的,且所谓的正规申请途径,也存在着可暗箱操作之处。
对于贫困生大学受助资格确定问题,通过公开的演讲评选,理论上或能提高一些公平性。问题是,贫困可谓是一个贫困学生的最大隐私,于贫困生评选来说,公开“比穷”有利于趋近公平,但同时,这又是对贫困学生隐私的无情抛露,是在贫困生的贫困伤疤上撒盐,再一次伤害贫困生的自尊心,即对这些学生的精神伤害是巨大的。
在帮困助学中,作为受助对象,贫困生的声音沉没了。这种局面,不但可能导致帮困政策的偏差,而且会使初衷良好的帮困政策起到反效果。避免这种局面,就是尊重贫困生的人格尊严,给予贫困学生平等的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才是真正的帮困。所谓“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弊相较取其轻”,与巨大伤害和有限的一些资助而言,不进行一些公开的“比穷式”评选,或是更好的对贫困生的保护和精神、物质双“资助”。
作者:王子鸣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