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仅把体育特长当作加分筹码、鲜有专业竞技任务的“体育特长生”而言,“体育尖子生”的头衔既成为他们在高考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优势,又成为让他们近年来被“造假”、“替考”等丑闻缠身的名号。(10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在各家高校招生的时候,都为“体育特长生”留了个柔情出口,为了照顾“体育特长生”文化课学习不足的实际,在体育方面给他们加点分数。然而,这样的加分政策却成了一个巨大漏洞,一些原本就不是“体育特长生”的学生,甚至连跑个步都会气喘吁吁的学生,也能想办法弄到了体育加分,为自己的高校之旅增加了筹码,给其他考生带来了事实上的不公平。
2009年底和2010年初,上海和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接连出现因要“骗取高考加分”而集体作弊的丑闻;浙江省绍兴一中申请体育加分的19名考生中,有13名是当地各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其余6名是教师子弟。由于体育加分乱象横生,人们惊呼体育高考加分已经沦为某些人手中特权。
可以说这样的乱象,是应试教育诟病使然。在高考成为人生出彩的最好途径的时候,在万众共挤独木桥的时候,有人在体育加分上动起歪脑筋,运用手中权力为孩子的人生加分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是,这着实伤害了其他考生。为治理乱象,今年国家又出台了具体措施,将体育加分项目由20多项精简到10多项,有的省还直接降低了体育加分的分值,有的力度还挺大,从20分降到了5分。即使是5分,对于应试教育下的孩子来说,也挺珍贵。如果有人用权力和金钱拿到了这5分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孩子没挤到独木桥之下,让人家的十年寒窗苦读变成一声无奈叹息。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对于那些需要从事体育工作的考生来说,这加的5分是不是少了点,这也不公平,或许就会将真正的“体育人才”挤到出彩机会之外。
既然,没有更好办法杜绝高考体育加分丑闻,倒不如取消这样的体育加分。也就是说,让体育的归体育,让文化的归文化。普通高校招生直接取消“体育尖子生”招生名额,普通高校把文化教育放到首位,把体育课仅仅当做兴趣课,让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仅仅担当锻炼身体的责任,实际上这也是体育的本位回归。
普通高校让体育回归健身本位,也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现实,我们确实需要竞技体育,需要体育人才。如何处理这个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建设更多专业学校,就像影视学校一样,可以设立更多体育学校,而不是让体育成为普通高校的一个系。更专业的体育学校想必比普通高校培养出的体育人才更实用。当然,体育专业的学校,自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重体育轻文化”了,让体育考核得高分,文化课则掌握必要的知识就可以了。
普通高校取消体育系,也就无需再考虑体育加分的事情了,这样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就可以各有主次的招生和教学,那些打着“体育尖子生”幌子的人也就没有了用权力和金钱“购买”体育加分的市场了。
作者:郭元鹏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