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轻生学生”加强心理教育

2014-11-09 17:14:0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据新华社电记者经向湖北十堰郧县多部门联系证实,因为上课看小说、下象棋,当地一初中生被班主任老师批评之后,从4楼教室一跃而下,自杀身亡。(11月9日《京华时报》)

  一名风华正茂、充满希望的初二学生,从4楼纵身一跃便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给学校、给家人留下痛楚和不舍,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可能大家普遍都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是怎样想的,容易走上两个极端。像是娇艳的花朵,遭受不起风吹雨打,将来难担大任。笔者认为正是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缺陷导致了悲剧频频发生。

  老师批评学生,学校选择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笔者之前也看到一个报道称,一名13岁的初一学生,因被老师发现其考试作弊,受批评后选择了跳楼。和湖北这名学生的自杀缘由一样,都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难道现在的学生就批评不得了?其实,学生之所以这样娇弱,主要是因为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被奉为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而在思想上便形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优越感,长期的娇生惯养,培养了孩子畸形的自尊心。一旦受到外界的打击,或是当众受辱,丢了面子,就感觉天要塌下来了,无地自容,选择轻生。

  这充分说明,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都忽视了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适应社会的方面的教育。学生不管受到家长和学校何等的呵护,始终要面对社会,面对不如意,面对挫折,面对失败。如果没有更好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一旦遭受失败,便不堪一击,沦陷颓废,甚至发生轻生等类似的事件。

  因此,笔者认为,学生遭受批评等挫折而选择轻生的行为,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关心。学校作为直接执行学生教育的部门,不应该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拼尽全力,而应该分一部分力量来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道理品质方面的教育。家庭作为学生的第二教育体,也应该多引导孩子,多给他们面对困难和失败的勇气,要让孩子在克服困境中,健康成长,不应把孩子圈在“温室”内,让他们看不到幸福之外的另一片天空。同时社会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亲近社会、多了解社会。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经受住社会磨砺,从而坚强成长。

  笔者认为,虽然可能是该生班主任老师一句“请家长来”刺激了学生产生跳楼之念,但是也不应该把全社会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缺陷怪罪到老师一个人身上。固然老师要调整批评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同样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别让学生如此“轻生”。

  作者:高明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