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争艳话女裙

2015-03-26 09:54:5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魏晋以后,裙子的花色式样不断增多,除了普通的长裙之外,还有绛色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这是裙装从单裙向双裙发展的开端。十六国时期,又出现了“间色裙”,梁代沈约在《宋书·羊欣传》中记载:王献之当吴太守时,曾趁羊欣睡觉时,在羊欣的新白绢裙子上题书数幅而去。羊欣本善书,得此真迹,书法大有长进。隋唐以后,裙子的样式基本承袭了南北朝时的风格,间色裙仍为人们普遍采用,但长度比前代有明显增加,有的还增加了裙幅,使裙子更加蓬然丰满,用料上也多采用绫罗绸缎,更显得瑰丽多彩,又被称之为“襦裙”。初唐时流行的红色裙子,被称为“血色轻罗碎褶裙”,后来陆续出现黄色、绿色等更加鲜艳的裙子。大诗人白居易的《小曲新词》一诗就描绘了红裙少女在明月下的情景,使人感悟到月色和裙色的相映生辉:“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而诗人孟浩然的《春情》一诗则把长裙的风姿摹写得曼妙无比:“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王昌龄的《采莲曲》一诗比喻罗裙和荷叶一般青翠,犹如在湖光山色中绘就一幅绝妙的画卷:“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时至宋代,裙子承袭了唐代的襦裙,并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服饰,只是色彩上以素雅为主,并出现了六幅、八幅、十二幅的形式,而且褶裥更多,纹饰也更加多彩,有彩绘的,有染缬的,有作销金刺绣的,有缀珍珠的……其中以色彩艳丽的石榴裙最负盛名,而红色裙则成了歌舞歌伎的专利。此时由于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裙子的衣襟形式可左可右,以右为主。在裙子中间的飘带上常挂有一个玉制的圆环饰物——“玉环绶”,用来压住裙幅,使裙子在人体运动时不至于随风飘舞而有失优雅庄重之仪。到少数民族执政的辽金元时期,汉族所用裙式基本上沿袭宋代遗制,而少数民族的裙装则较多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点。如辽金时期的契丹、女真族,大多穿一种襜裙,颜色以深暗为主,上绣连枝花木,周身折为6裥,通常穿在团衫之下。

  到了明代,裙子的形制又恢复了汉族传统习俗,继续保存了唐宋时的特色。曾风靡于唐代、宋代成为歌舞歌伎专利的红裙再度流行。但为了区分等级,朝廷规定民间只能用紫色、桃红、绿色等浅淡颜色做裙装,民间只好在花样和形式上创新,因而民间裙装花式繁多、品种各异,有的裙子和现代人的裙子已无多大区别。明成化年间,京城时兴一种“马尾裙”。据说这种裙子始于朝鲜国,裙式蓬大,舒适美观。官至兵部方郎中的陆容在《菽园杂记》对此有着详细记载:传入京师后,京师人多“买服之”。由于最初能织做者很少,因而价钱昂贵,只在一些富商贵公子中流行。以后商家及贩售者增多,于是“无贵无贱,服者日盛”。至成化末年,连朝官亦“多服之者矣”。清朝时,由于贵族的压迫,汉族“上衣下裳”的制度被破坏,裙子基本退出男装领域,但广大汉族妇女仍沿袭明朝的服装。清代初期的裙子仍保存着明代的遗俗,有凤尾裙、月华裙等式样。后来随着时代的推移,也有许多新型的裙式问世,式样也越来越多,有在裙上装满各种飘带的,走起来更加飘逸;有的在裙幅底下缀以无数小铃,行走时叮当叮当响个不停;也有的在裙幅下绣满水纹,随人的行走一折一闪更加美观。到清朝后期,穿裙者渐少,这与当时的礼节和规定有关。无论老太太和少奶奶,即使家居也要整整齐齐,否则被认为轻薄无礼。在家一般着黑色的裙子,式样为褶裥裙,裙幅家居为六幅,会客为八幅。清末民初时,红裙子是一种礼服,要夫妇双全者才可以穿着。夫妇之间,只有正室可以穿红裙,姨太太则不能够穿红裙。

  如今更是裙子的世界,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现穿着裙装的漂亮女士,特别是夏天,连衣裙、超短裙、吊带裙随处可见,花的、粉红的、淡绿的、杏黄的,五颜六色,让人看到女性朋友的端庄大方、轻松活泼和飘逸洒脱。至于说我国少数民族女子的裙装更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如苗族妇女的百褶花裙、仡佬族妇女的三截长统裙、彝族妇女的大褶花裙、维吾尔族妇女的艾蒂丝长裙、傣族妇女的筒裙、畲族妇女的围身裙以及柯尔克孜族的连衣短裙、基诺族的合缝短裙、哈尼族的折叠短裙等等,各具魅力,特色鲜明,有的显得朴素大方,有的显得洗练简洁,实实在在地为广大妇女增添了青春活力。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