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能从柴静的“穹顶之下”获益

2015-03-02 08:41:32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柴静拍雾霾纪录片,以女儿病情开场引质疑。自离职央视后,沉寂许久的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近日携个人视频新作《穹顶之下》宣告归来。在环境污染这个全民休戚与共的问题上,《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同时,片中“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等“名言”也迅速成为网络热点。但也有人质疑其以女儿病情开场是否客观。(3月1日《新闻晨报》)

  《穹顶之下》在引发极大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论和质疑,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猜测和“阴谋论”。有人说,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推出这一视频,时机的拿捏耐人寻味,雾霾治理或将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议题之一。虽然我们无须夸大某个人或某个视频所能起到的作用,但上述推测倒并非没有一点道理——想想“蝴蝶效应”吧。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过“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这样的话语,“不能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发展”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穹顶之下》的火爆无疑给全社会的环保热又添了一把火。

  其实,除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倒逼政府层面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之外,《穹顶之下》还能给“有心人”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启发。那么,哪些人能直接从柴静的“穹顶之下”得到启示,进而获益?首先,是新媒体投资者及其运用者。《穹顶之下》发布后,截至当晚20点30分各网络平台已累计播放超过3500万次。这个数字如何理解?《纸牌屋》第二季开播时,一周的点击只有2000万上下,《穹顶之下》的热度已超过了很多热门电视剧。同时,其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上更是引发“刷屏”效应。新浪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曹国伟3月1日在“亚布力论坛”称,柴静环保视频在微博上大量传播,说明新媒体为每个人提供非常好的传播渠道。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新媒体的出现和崛起,完全颠覆了传统传播方式的法则,其“病毒式传播效应”不断制造着令人咋舌的奇迹。新媒体方兴未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掘金”机会。哪怕是传统行业,搭上新媒体的快车,同样会事半功倍。

  其次,是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开拓者。2015年1月1日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那些重污染的传统产业将越来越举步维艰,而环保产业和新能源则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规模最大的A股上市企业深圳格林美董事长看来,格林美就是赶上了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高铁”,并且,“在经济新常态、环保新机遇的背景下,环保产业的投资潜力巨大,增速快,起码年均增长在30%以上,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会出一批伟大的企业和企业领袖。”我赞同他对未来的展望,环保和新能源是真正的朝阳产业,大有可为。

  作者:乔志峰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