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无力感”应成教育转型的催化剂

2015-02-26 11:32:14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春节期间,一个上海大学博士生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在这篇笔记描述了自己返乡的见闻:交通没有以前那么拥挤,但家乡人与人之间联系渐渐疏远,而农村里年轻人的婚姻受到了物质的压迫,知识的无力感也十分强烈。(2月25日 《南方都市报》)

  客观的说,“知识的无力感”并非只是一个虚幻概念,而是一个冰冷事实。这在工资的体脑倒挂问题上表现的尤为强烈---每当微信、微博中出现,拉面师月薪12000元,公交司机月薪8000元,搬运工月薪8000元的帖子,都会引发白领们“看了民工工资,不敢说个儿是搬砖的了”之类的疯狂回应。“知识的无力感”引发的强烈共鸣可见一斑。

  “知识的无力感”风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否定。的确,十年寒窗苦,换回的只是工资依然在2—5k徘徊,而“钱景”却远不及早早辍学的儿时玩伴。巨大的落差容易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众矢之的。但问题是,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知识。在象牙塔里十年苦读,未必换回含金量十足的知识储备。试问,部分高学历人士只比高职生多了一纸学历,好意思吐槽工资的鸿沟么?

  其实,“知识的无力感”被吐槽,并非是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而是许多人的知识储备太水。正如文中所说,“本来读书出来是应该有所为的,但是回到家乡却不能做什么”。可见,返乡博士“知识的无力感”,是现有知识结构不能改变现状的恐慌表达。因此,与其吐槽“知识的无力感”,不如全面的认识自己,补强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找到城市里的进步力量反哺乡村的可能就存在。

  在2013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和2014年的史上更难就业季之后,2015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749万。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经济增长方式正在转型升级的当下,无疑,我们将面临着“史上最最难就业季”。但同时,很多用人单位却反映,招不到得心应手的毕业生。为何供需关系发生扭曲?就是因为知识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从这个层面看,“知识的无力感”更该成为我们转变对知识固有认知,改变落后教育模式的催化剂。

  作者:薛家明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