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新闻:
晨报记者 宋 杰 张谷微“半夜12点以前没人,凌晨一两点钟全冒出来了,热闹得像七浦路,居然有三四百米长,横跨几个路口,开车路过,给人感觉连绵不绝!”接到这样的市民报料,记者迅速出动暗访:出摊时间为何要半夜三更?规模为何如此吓人?这样的夜市到底有点什么货?究竟有没有人来管这个地方?
前后历时两周,兵分多路,晨报记者连续多日凌晨探访后发现,这个夜市十分契合长寿路附近“居民”的生活规律和消费习惯;这里的商品基本是女性的,主顾也以女性为主,成为了“女性夜市”,甚至有女性当街试衣,一买就是10多套;摊主也很擅长和城管玩“躲猫猫”,PK“谁更懂夜的黑”。
[现场探访]
8月5日22时-23时30分
记者走在长寿路上,从武宁路路口到江宁路路口,尽管路边还有几家杂货铺、小服装店还开着,长寿路上夜行的车辆依然来来往往,但人流明显在逐渐减少,喧闹正慢慢沉寂。在亚新生活广场前,白天售卖服装的摊位早已盖上了厚厚的布,昭示着一天营业的结束。此刻,长寿路这一带和上海其他街区一样,仿佛已然睡去。
8月12日 凌晨1时15分
记者再次来到长寿路,就在这个大多数人处于深度睡眠状态的时间,从常德路一直到胶州路路口,长达三四百米的路段上却出现一派繁华集市的景象,多个摊贩灯光亮得让人感觉仿佛是在白天。路口被一些卖衣服、鞋子的小贩占据着,简单的晾衣架般的架子上挂着玲琅满目的连衣裙、吊带衫、百搭热裤,地上则铺满了细细长长的高跟鞋,很多服饰价格便宜,不少只要二三十元。一些女孩正蹲着挑鞋子,很娴熟地同老板娘砍价。
在长寿路亚新广场门口一带,沿街铺位全是美食的天下。烤蹄、香豆腐、肉夹馍、凉皮凉粉、手抓饼、烤冷面、烤鸡、水饺、铁板鱿鱼……可谓应有尽有。而在靠里的位置,还有些卖发饰、手机套一类杂件的摊位。
8月17日 凌晨1时05分
当天下着大雨,记者第三次来到长寿路、常德路路口。雨中,这里风景依旧,依然喧嚣异常。不少摊主搭起防雨棚,棚子下面摊主不停地与顾客在讨价还价。还有不少卖衣服和首饰的摊主占据亚新广场沿街可以避雨的屋檐下,将售卖的衣服一字排挂出,不断吆喝着揽客。在胶州路、长寿路路口,各类小吃摊雨中不停叫卖,各类油烟依然不断升起,有的食客甚至坐在没入积水的凳子上吃着煎饺等小吃。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