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字,保留一切待遇,工资连涨三级;不签就是违反组织纪律。”据昨日《新京报》报道,河北黄骅市委组织部不久前宣布:全市科级干部超过53岁,副科级干部超过52岁的全部提前离岗休养。此次调整,当地共有62名干部“被提前离岗”。据当地多名干部反映,他们上午还上班,下午就被赶回家了。有干部说,我们在编不在岗,就是一种“吃空饷”。(12月4日 新华网)
在刚刚过去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实施延迟退休的政策,实施此政策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缓解我国的养老财政压力。于此同时,黄骅市也在近日实施了“提前离岗”政策,离岗人员保留一切待遇,工资连涨三级。一前一后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完全“相背”的政策?黄骅市的官方回答是:“提前离岗”是为了实现干部年轻化。然而,“提前离岗”实际是变相的“吃空饷”,同时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这份厚厚的“单”由谁来买?
实现干部年轻化,不能简单地实行“提前离岗”;输入新鲜“血液”,也不能简单地搞“一刀切”。一个正常运转的机构,应该是新老并存,同时充分地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机构的“换血”,更应该遵循渐进式原则,而不是简单地“一步到位”。
干部年轻化实现了,新鲜“血液”有了,伴随而来的还有沉重的财政负担。保留一切待遇,工资连涨三级,“提前离岗”实则是“提钱离岗”。一方“交权”,另一方“给钱”,这更像是一笔“交易”,一笔强制性的“交易”,“强买强卖”,没有思考的余地,完全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在这场“交易”中,双方“得利”,最终为这场“交易”买单的确是广大平民百姓。
干部的离退,不能简单的“一步到位”,更不能用来“交易”,应该遵循法律的原则和程序,遵循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切不可盲目的“大跃进”、“大跨步”。
作者:杨冲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