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各项禁令之下,各地初显节约从简、反对铺张浪费的节日新风。但记者近日发现,礼品行业普遍萧条的情况下,一种名为“礼品册”的产品却依旧销售红火,成为送礼歪风的新宠。有销售人员直言:“我们的产品让您送礼送得放心,收礼收得放心。”(12月30日《新华每日电讯》)
刹了“购物卡”,却来了“礼品册”,这反映了中央禁令起到了威慑作用,发挥了效果,迫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敢再像过去那样直接用公款购买“购物卡”发放给员工当过年福利,或者送去给有业务来往单位或上级领导,维持关系。
但是,“礼品册”热卖,同时表明中央禁令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还没有彻底根治公款乱用弊病,离中央要达到的效果和老百姓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一些地方政府用公款给自己发放福利情况仍然存在,只不过换了名目逃避监督和调查而已,用新发明的“礼品册”替代人们熟知的“购物卡”。另一方面,刹了“购物卡”,来了“礼品册”,折射这些久病顽疾难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愈,公众也不要指望靠一纸禁令就能彻底解决。
实际上刹了“购物卡”,来了“礼品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民间俗语针对政府作风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地方政府部门的惯用伎俩,地方政府部门面对损害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务员既得利益的中央禁令,必定会推出对策,确保既得利益不受损或者将既得利益的损失降到最低。而作为监督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就应当能预测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于中央各项禁令必定会拿出各种应对手段和办法,用“礼品册”取代“购物卡”,用矿泉水瓶装茅台取代直接用茅台酒瓶喝茅台,用豪华奢侈的政府食堂取代五星级酒店等等各种应对中央禁令的怪相应该在监管部门预料之内,不应对“礼品册”感到意外。
事实上“礼品册”以及类似“礼品册”应对中央禁令的地方对策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职能部门的监督没跟上,没能对这些应对中央禁令的地方对策加强有效监督。从现实情况来看,只要加强监督,将权力放到阳光之下和关进笼子里,约束公款使用用途和进一步规范发票报销方式,尤其是透明公款使用去处,每一笔公款使用项目都上网公示,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同时,还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就不必还怕政府部门将“购物卡”偷梁换柱成“礼品册”,也不必担忧买了“礼品册”却用办公用品、会议费、培训费等名义开发票报销,因为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就能看出这笔费用究竟是否有正当、合法用途。
作者:张立美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