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学雷锋”也需与时俱进

2014-03-06 06:28:42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4日上午,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会组织的志愿服务团队来到南京一家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这支团队由9位留学生组成,分别来自于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肯尼亚四个国家,虽然国籍不同,语言也稍有障碍,但他们的热情和善意却感染了老人们。(江南时报3月5日)

  又到三月,又到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的日子,看到来自于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肯尼亚四个国家留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去敬老院慰问,令人特别温暖,也令人反思:雷锋精神是否也需与时俱进?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都经历过雷锋精神的熏陶,大多忘不了雷锋的“钉子精神”和“奉献精神”,都能记得《雷锋日记》中那段最知名的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连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也曾挂雷锋画像,认为雷锋是个值得学习和尊重的人物。但时至今日,由于时代观念灌输,宣传雷锋时,很多方面显得生硬有余而理性不足,雷锋的形象被完全概念化、形式化了。这样的结果出现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在市场经济极度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雷锋精神能否承传下去?

  学雷锋应是人们自发、自愿、实实在在的长期行为。如今,雷锋精神被有些人形式化了,成了为纪念而纪念,为了活动而活动。“学雷锋”要有形式,但不能搞成形式主义。如今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学雷锋?据媒体统计,有50%的人认为学雷锋就是拉着横幅上街义务劳动,开展便民服务;25%的市民认为是在3月探望一次孤寡老人;10%的市民认为学雷锋就是洗手帕、擦黑板、扫地等,这部分人以小学生为主;还有15%的市民选择了献血。

  尽管对学习雷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但把学习雷锋作为一种长期活动进行下去的人却不多。约40%的人每年参加一次;30%的人偶尔参加;10%的人从未参加过;还有20%的人表示,根本没时间想这些。为此,有40%的人认为,学习雷锋活动没什么意思,流于形式;也有50%的人认为很有意义;另有10%人认为有点意义。这也是为什么“三月雷锋四月走”?因为太形式化了,连幼儿园的孩子也认为,学雷锋就是给花浇水、擦黑板、扫地、洗手帕。然而,孩子并不知道雷锋是谁。这样学雷锋有啥意思,不仅没有学到雷锋的精神实质,反正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反感抗拒的心理。

  学雷锋不是作秀、喊口号,外国留学生学雷锋应褒奖。总而言之,形式上学雷锋不如不学,精神丢失了,我们该如何“亡羊补牢”?值得有关方面慎重思考对策!

  作者:醉江南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