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同志14岁参军入伍投身革命,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山东省沂源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4月1日福建日报)
正如新闻中对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的评价: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但站在民众的角度,朱彦夫事迹之所以能让如此多的人为之感动,更重要的是朱彦夫作为一个普通人,做出了不寻常的事情,可敬、可学!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曾经说过: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战争年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奉献自己的青春,作为一个有血性的男儿,都会去做的。但是,献血换来幸福生活,却主动放弃,这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爱,因为朱彦夫是知道有人比自己更需要。这就是孔繁森说的党员的最高境界。
能得到的,主动放弃,一般说来是一种个人层面修养问题。自己失去了四肢和左眼,按正常逻辑,本身就在家人或者社会的抚养下生活,不给社会添负担就已经是很完美了。朱彦夫却能任村支书25年,带领村子脱贫致富,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榜样。这无疑让那些肢体健康的人、村支书汗颜,进而见贤思齐,变精神鼓励为实际行动,造福一方。
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朱彦夫事迹之难,在于25年如一日的带领村民干事创业,并能出彩。朱彦夫用个人平凡的坚持,告诉世人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这也是“雷锋精神”中的“钉子精神”。
上个世纪树立的榜样中,一般都是“高、大、全”,让人看时敬仰,学时茫然。朱彦夫事迹立足“凡人善举”,25年的坚持带领大家创业,并有所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让民众眼前一亮。
朱彦夫“凡人善举”,可学;社会需要更多的朱彦夫。
作者:张洪泉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