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广电总局日前又向各大卫视下文,规定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一个,卫视歌唱类节目黄金档最多保留4档,这个文件被媒体称为“加强版限娱令”。
这条“终极限娱令”的报道一出,一定会有很多的网友大呼“广电总局又在强制干预电视节目了”、“为啥连我们看什么电视的权利都要剥夺”……而事实上,这样的一条限娱令是不是真的没有必要呢?换句话说,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电视节目的规划和管理到底需不需要政策上的管理和干预?
我的答案是:需要,但需要的不仅仅是限制,更多需要的是培养与发展。
优化结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优化结构确实是电视台发展的燃眉之急,但是优化结构的前提是要有“货”有“料”。纪录片的拍摄周期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需要整个团队经年的拍摄。虽然国产纪录片技术现在已经趋于成熟,但仅仅有成熟的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让观众停留目光的理由。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成熟而且新颖的纪录片毕竟是少数。国产动画现在仍处于发展的艰难时期,前阵子“动画暴力”整改风波就体现了动画产业的不成熟。现在要求卫视在黄金时间播出国产动画,我认为为时过早。
自主创新——既是挑战,也可是机遇
原创节目确实难度颇大。电视台不仅要考虑节目的新颖程度,还要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抛弃国外已经成功的节目体系而自己原创,风险大,投入高。而且绝大多数的电视台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某些电视台擅长娱乐节目,某些电视台则偏向高端的谈话类型节目。自主创新也同时被这些定位所限制。抛开桎梏是一种好情况,被框架绊倒就不好看了。不过换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谁能创新成功,就可以登上这一阶段的巅峰位置。
培养、发展第一,限制第二。不先发展纪录片、国产动画、电视节目原创人才,没“货”、没“料”、没人才,单单一纸限娱令是不能有效改变现在的“泛娱乐化”状况的。
观众的需求有很多方向,而电视台则投向了最容易收益的一个方向——也就是娱乐节目方向。在近十年内,我国娱乐类型的节目无论是产业链条,还是造星的程序,都已经成长的非常成熟,很多的卫视电视台里都有着非常完整而且高效的娱乐节目团队。
尽管对过于娱乐,我们是持反对态度,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娱乐节目相比于其他节目是更成熟的。如果不能把其他节目制作的精良,我们的电视机就永远还是会被娱乐节目主导——被相对更精良的节目主导。而现在广电总局的一纸批文,确实很有必要,却把电视台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娱乐至上,娱乐至死。“泛娱乐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广播电视该何去何从?
为什么娱乐节目明明已经过度,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看?娱乐至上的问题绝不只是出在电视台,电视观众才是电视台真正的“幕后老板”。观众是否关注决定了一个类型的节目是否可以存活,可以成长。这样看,我们的电视节目就不仅仅是电视台的作品,也是我们大众的选择,需要反省的除了各个电视台,是不是也有我们自己?
作者:范嘉树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