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行为出乎我们意料。”昨日,北京马拉松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就有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尿红墙”回应称,明年将视情况增设厕所蹲位。前日进行北京马拉松(以下简称北马)赛事中,有多名参赛选手站在长安街附近的红墙边小便,引起热议。(新京报10月22日)
从媒体发布的照片看,“尿红墙”的选手数量不少。马拉松选手“尿红墙”行为,不论是出于实实在在的生理需求,还是一种怪异的行为艺术传统,但组委会方面“出乎意料”的回应,显然遮不住大规模“尿红墙”场面所带来的尴尬。这种尴尬,不仅源于“尿红墙”对文明观感造成的视觉和心理冲击,更有人们对大赛组织方是否尽到责任的质疑。组织方对于马拉松选手“尿红墙”“出乎意料”的回应,是解释还是推诿?
按理说,北京马拉松赛事并非首次举行,大赛组委会也并非第一次组织这种活动。作为大赛的组织方,对于事关赛事的一切内容,应该事无巨细地予以关注,不仅应该宏观上把握赛事组织的全局和常规方面,更应该对于一些具体细节和突发问题制定详尽的预案。就引发社会热议的“尿红墙”来讲,选手的如厕等细微情节,组委会显然并未完全忽视,在赛事出发点天安门广场按照每100人配备一个的标准配置了300个厕所蹲位,显然是组织方对如厕这类小事预作安排的见证。
然而,在离出发点1.5公里处,选手突然集体“尿红墙”。根据组委会相关人士回应,“不可能才跑那么远(1.5公里)就突然尿急”,更有工作人员选手“尿红墙”是不愿意在出发点排队如厕而耽误成绩,或者就是一种起哄行为。应该说,这些猜测不无道理。但选手才跑了1.5公里就“尿红墙”,其中甚至不乏女选手,这显然不能看做一种“起哄”,这种大规模冲击公众视觉和心理观感的行为,我们更愿意理解成是自然的生理需求。
对“尿红墙”行为,组委会相关人员认为或许选手不愿意在出发点排队如厕而耽误成绩,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虽说组织方在出发点准备了300个厕所蹲位,但对约3万人的马拉松队伍来讲,显然很紧张,想要如厕,排队不可避免。然而从赛事组织情况来看,只在出发点准备厕所,显然无法满足选手的如厕需求。马拉松的长度大家都知道,即便选手在出发点已经如过厕,途中有新的需求也不难理解,遑论那些在出发点都没有如厕的选手了。只是在出发点设置厕所,但未考虑马拉松选手在赛事过程中的如厕需求,组织方考虑事情显然有欠周全。
对于马拉松选手的“尿红墙”行为,不管是生理需求所致,还是一种怪异的行为艺术,甚或如组织方相关人员所言是“起哄”,显然都暴露出大赛组织方对赛事复杂程度和突发事件缺乏妥善的心理准备和应急方案。若“尿红墙”是生理行为,根据出发点厕所蹲位偏少且途中缺少流动厕所的现实,组织方显然未能满足选手如厕需要;若“尿红墙”是“传统”甚或“起哄”行为,则暴露出组织方在赛事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不管怎么说,组织方对选手 “尿红墙”事件不能只是“出乎意料”。在改进协调组织、完善应急预案、提供高质量人性化服务等方面多下功夫,不断提高赛事管理和服务水平,是组织方应该补齐的短板。
作者:凌国华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