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5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习仲勋同志提过一个朴实的口号,叫做“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他说,“我们万万不能站在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的干部叫人家一看,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他号召党的干部走出“衙门”,深入乡村,把党的工作同团结老百姓、教育老百姓结合起来;只有通过人民,我们的任务才会解决得最快、最正确;革命中的“新的创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寻”。
我们每一个党员同志,都应学习习仲勋同志,走出衙门,深入乡村,做一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
广大的乡村为共和国的建立、发展付出了最大的牺牲。战争年代,我们依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中,我们的一切基础,包括军队的兵员、给养等皆来源于农村,陈毅同志一句“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支前民工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道出了老百姓所付出的艰辛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用“农业反哺工业”的政策促进了工业的初具规模和现代化,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广大的乡村现在依然是全国一盘棋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导致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乡村老百姓的文化等综合素质急需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仍需改善,村规民约等制度机制尚需健全,人均收入水平还需大大增加。
改变乡村的现状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党中央从从2004年开始至今,连续10年发布一号文件关注三农工作,说明中央对三农工作无比重视。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不仅要将中央、省、市、县(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而且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为老百姓增收创利献计献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途径,那就是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出“衙门”,深入乡村,与人们群众打成一片。在深入乡村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首先要坚决反对“四风”,不然,就会出现“一个敬老院一天被打扫多次、一个老人一天被多次洗澡、一条街道一天被多次清扫、一件事同时有多组人来参与”的形式主义等。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身”到,关键是要“心”到。有的同志,如果是去乡村观赏风景、呼吸新鲜空气,可能心旷神怡、精神抖擞,如果是去开展工作、解决群众疾苦,与群众同甘共苦,则可能显得勉勉强强、无精打采,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习仲勋同志“对陇原大地和甘肃人民有着特殊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才能做到身到、心到、神到。其次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习老说得好:“现在的老百姓有什么大事?吃饭问题、穿衣问题、住房问题、孩子上学问题、看病问题,这就是大事,得一件件地解决好。”这就要求在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求多、大、全,但求实惠、实际,要能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学、油盐材米醋,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气象、新局面。再次,要能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阶段性,但群众路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乡村基层工作、群众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彻底的,不能一阵风,必须长期坚持,要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毅力将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群众路线发扬千秋万代。
作者:王信拂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