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要“文艺” 发展才“诗意”

2013-12-18 05:16:50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不是每个城镇都要长成巨人”……正如会议总结的,“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这样一段充满诗意的表达迅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对于过往“造城运动”的反思,在这次会议上屡被提及。(12月16日新华网)

  从2000年“十五”规划中首次提及“城镇化”,到现在已经过去13个年头了,在这期间城镇化建设已经从“白纸一张”被绘画得色彩斑斓。“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等种种文件政策的出炉,已让我国城镇化建设更加大势所趋、顺水推舟。此次城镇化会议的召开,更是给城镇化建设指定了更为明确的方向、绘制了更为“诗意”的蓝图。

  以“诗意”的笔墨来描绘城镇的发展,须让公职干部们习得一颗“文艺”的心,至少也是会懂“文艺”。与当前不少城市“雾霾围城”的景象相比,城镇化所追求的城市风光将是有着田园牧歌的闲适和山水玲珑的风情,而这是对地方干部能力的极大考核。如何既发展地方经济,又传承文化,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如何因地制宜实施好“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布局,不为“政绩”而把“一张蓝图干到底”?如何科学开发,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如何依托现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何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又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村庄原貌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这种“一半楼宇,一半山水”的发展模式让久经“GDP考验”的不少干部大为恼火。“既要发展,又何谈环境?”没了“牺牲环境”的大跨步发展,如何升职调离得更快?若以衡量标准不太明显的环境指数、幸福指数作为考核,岂不是“风险很大”?在任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会为党、国家和人民所看到么?似乎这种“GDP论调”的“政绩问”既是现实,又是“硬杠杠”。而这种弥漫在官场上的“政绩价值取向”,不是轻霾,风吹即散,而是重度污染,且已浸渗到一定程度。要想保证城镇化朝着天蓝地绿水清、见山显水乡愁的画卷式方向发展,除了政策文件的指引,更需要各级政府干部转变发展理念,把“政绩考核”的老黄历朝“幸福民生”上翻一页。

  而可喜的是,前几日中央已明文规定,不唯GDP论英雄,这就把笼罩在城镇化建设上的“政绩雾霾”给各位干部扫除了。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少数干部是否还保留着“宁要政绩,不要青山”、“宁做罪人,不做清官”、“左手拿先进,右手拿金钱”的事情来,这不仅需要干部思想干净、观念绿化,还需要有操作性强、执行力够的监管考察。划出美丽城镇的“红线”,敢有越雷池者,就要“壮士断腕”,立即惩处,不容后患,也只有这样“刮骨疗伤”才可保证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和山水。“文艺”的干部需牢记一句话:“诗意城镇”不仅有着城市的繁华和便利,更有着乡村的山水和内容。

 

  作者:郑睿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