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深入人心,在过去的一年,公务接待大幅度减少,但也有国企职员爆料说现在公务接待更难做了——接待某厅级官员不能是五星级挂牌酒店,但不能是四星以下,水果只需新西兰产奇异果和日本产樱桃,樱桃须用某某品牌矿泉水洗净。(2月8日 光明网)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纷纷出台配套政策,简化接待标准。比如,领导来了谁陪、多少人陪,各地都在发文做出具体规定,但标准不一。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配套的监督和问责跟进是必要的。不过,由于公务接待的特殊性,上级监管和公众监督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即使查出几例违反规定者,也无异于“隔墙扔砖”,这种小概率风险难免让一些地方和干部心存侥幸心理。
近年来,公务奢侈消费事件屡屡曝光,却又不断有人前赴后继,就是最好的例证。与此类问题相伴随的就是公务接待失去了原来的公务意义,接待过盛又导致了公费旅游、公款吃喝之风。更可怕的是,老百姓对此心生不满,而就是局内人也不堪其苦,甚至有的人还累死、累病在公务接待的岗位上。这就警示我们必须认真治理这个问题,加强对公务接待的管理。
公务接待不是个人感情的投资,应该把私人事务、个人交往与政府之间的公务协作和公务接待分开,杜绝一些人借公务接待为名实现个人目的、办理私人事务等不正当的行为。公务接待中涉及腐败的情况较多,很大原因就在于在“公务”的名义下纳藏了太多私人的东西,使公务接待失去了本来的意味。如果公务接待都是集中“公务”而为,瞄准公务所需,那么公务接待的成本会大大降低,对于纳税人也更容易交待了。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需要监督。公务接待中耗费的是公共资源,涉及的是公共部门和敏感的公共权力,尤其需要建立和健全规范而有效的监督制度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公务接待的财政和审计监督力度,对公务接待实行严格的预算约束,对违规的公务接待管理及其经费作出审计处理及处罚等;另一方面要加强纪委及社会的监督力度,要把公务接待管理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检查的必查内容。
莫让“公务接待”成了“私人订制”。不吃鱼翅燕窝也好,只住普通套间也罢,如果表面上都做到了,钱却越花越多,那就还是八项规定没能管到位。治理公务接待不正之风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必须建立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并与其他领域的改革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发力,力促公务接待更透明、更规范,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作者:宿田翁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