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雷锋与寂寞的雷锋

2014-03-06 09:10:3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3月5日是学雷锋日,连日来,大街上各种学习雷锋的志愿活动搞得如火如荼,但书店里雷锋书籍无人问津,各大电影院里也难觅雷锋的踪影。许多市民表示,想看场雷锋题材的电影却不太容易。而在去年学习雷锋日前夕,主旋律电影《青春雷锋》在西安、南京多家影院上映,竟遭遇无人买票而停映的尴尬。(3月5日《三秦都市报》)

  一边在热热闹闹地学雷锋,一边却是雷锋电影冷冷清清无人看,即使有人想看也无处看,两个雷锋两重天,难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如今,雷锋已经超脱于个人称谓,而上升为一种国家精神和文化现象。人们以特别的方式来纪念他,以真实的行动来学习他,把雷锋引为偶像,把雷锋精神引为“心灵鸡汤”,把做好人当作内心的动力需求。从道德模范、志愿者到中国好人,雷锋式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让人感到雷锋并未离开,从未走远,就在你我身边,有时就是你我所熟悉的他与她,“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现象已得到根本改变。

  至于雷锋书籍和雷锋电影遇冷,首先在于雷锋被政治化。以雷锋为原形的电影、书籍,应当纳入“主旋律”范畴,多为高校、志愿者团队和单位集体组织观看和购买,而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衔接出现问题,便出现“剃头推子一头热”的尴尬;其次,年轻人是当前观影的主体,制作方式如果不改进,就很难适应年轻人的需求。现在青年人都在喜爱上网,在3D、4D电影普及的情况下,雷锋电影还在讲着人们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如何能吸引年轻人?三是观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转移,他们讨厌“高大全”式人物,而雷锋除了做好事,便是写日记、背红宝书,似乎缺少生活情趣,平时学习他助人为乐精神已经够了,不愿再到影院听他作“政治报告”;四是电影放映追求经济效应,也阻碍了主旋律电影的传播。观众有限,放一场亏一场,只能让影院放弃放映。

  市场条件下,如何通过有效的制作和表现形式,让主旋律电影书籍更加吸引人,如何改进教育形式,让“学雷锋”市场与“看雷锋”市场同样热闹精彩,仍然值得有关部门反思。

  作者:叶传龙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