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到来之际,为了增强市民对控烟知识的了解,《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媒体传播项目正式启动。然而据调查显示,自3月1日起《条例》正式实施以来,仍有超过一半深圳市民甚至不知道深圳控烟举报投诉电话12345。(5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近年来,各大城市都陆续出台了公共场所控烟条例,但取得的成效却微乎其微。我国3亿多烟民制造的“二手烟”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对自身的健康也有百害而无一利。由此可见,控烟宣传、控烟条例必不可少。
事实上,控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尽管人们都意识到吸烟的坏处,但长期以来政策的宽松使大多数人把吸烟当成是“自愿选择的坏习惯”。在网吧、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吸烟作为一种可以自由支配的个人行为,确实是公开执法难以约束的。
从根本上来说,控烟难还是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我国有2000多万人从事烟草行业,来自烟草行业的税收占财政收入的6%。参与控烟的国家烟草专卖局与销售烟草的中国烟草总公司实则是利益共同体,这让控烟成为了一个让政府尴尬的议题。
毫无疑问,控烟是推动城市文明发展必然的举措。针对当下卫生行政部门执法积极性低、监管力度不够、宣传不深入人心的局面,政府的监管思路急需创新。首先,应该从未成年人群体着手控烟。烟作为一种商品,虽然买卖自由,但出示年龄证明应该成为买卖过程中必须的一步。其次,烟民们呼唤的是更多人性化的控烟举措。例如,在公共场所多设置一些新型控烟隔离区,并采用技术手段吸附、消除“二手烟”。这样既防止传统的烟雾缭绕的吸烟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又将公共卫生环境危害降到了最低。最重要的是,政府要转变固有的利益取向,权衡烟草行业发达的两面性。不可否认,巨大的利税收入确实很难舍弃,但因烟草危害带来的公共卫生治理、个人医疗投入,也是一笔巨大的财政开销。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择控烟,才能长远地推动社会文明进程。
当然,目前的控烟方法也有其可取之处,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僵化的局面。加大处罚力度是最简单粗暴的控烟方式,这种处罚应该不仅针对单位、 集体,还应该不断落实到违反公共条例的个人。再者,“超过一半市民甚至不知道控烟投诉举报电话”,反映的是宣传力度的不足。信息化时代,为了跟上人们日新月异的观念与习惯,有关部门的宣传思路也需要不断的革新。在香烟外包装上设置警惕标语、公共场所张贴宣传横幅、播放宣传片等旧式宣传方法需要坚持不懈,但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微信、微博、真人秀等“接地气”的方法,必然会使控烟的社会认可度有所提升。
作者:黄凝宁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