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考试机器”,根源不在中小学

2013-10-08 05:16:5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一个在大陆受过中小学教育。”日前举行的首期广州教育大讲坛上,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郑也夫作为主讲人之一分析了中国教育的现状。他认为在中国受过12年中小学教育的人,即使进入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也不会获诺贝尔奖,因为12年的中小学教育把人修理得已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是一个考试机器”。(2013年10月7日新华网)
 
  郑也夫教授分析的目前中国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说到把学生修理成了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考试机器”,根源却不在中小学。
  我想,造成这种畸形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当前的高考模式。此外则是公务员、事业编人员的考试方式,再次则是组织人事部门提拔选用干部“唯第一学历论”、“唯名校论”的做法。换言之,“囚徒困境”的始作俑者,不是“囚徒”,而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执行者。
  学生为什么会被培养成“考试机器”?学生及其家长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被培养成“考试机器”?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善于考试才有美好前景,同时也因为考试是目前来讲最为公平的选人方式。在考试的炼狱中,中国的青少年痛苦、无奈并努力追求着。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考试,还有什么规则能保证社会公平,能保证“草根二代”与各种“优势二代”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不认同目前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高考模式、公务员选拔模式?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确保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参与社会管理的权益平等呢?
  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是社会管理人员遴选的组织者和决定者,也是相应规则的制订者和执行者。但是直到今天,许多由组织人事部门主持的招聘考选、干部提拔,都在《报考简章》当中植入了一个杀伤力极强的要素:“第一学历”、“全日制学校”。这让那些后续学历持有者,通过函授、自学完成学业者,直接被打入了另册。由组织人事部门主持的一些诸如“选调生”之类的人才考选,目标仅仅瞄准全国“985高校”、“211高校”等名牌高校,其他一般高校的学生即便再优秀也不被问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会考试、不参加高考、不一步到位进入名校怎么行呢?
  说到诺贝尔奖,在当今学术界、文艺界山头林立、派别丛生、党同伐异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学者、作家得了诺贝尔奖又能怎样呢?去年莫言先生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遭遇的并不完全是同行的赞许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他需要面对一些“同类项”的冷嘲热讽和排斥孤立。相对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界的情况或许会好些,但谁又能保证类似的情况不会发生呢?所以,中国的学子注定不会全力以赴为获得诺贝尔奖而拼搏,他们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
  郑也夫教授所列举的德国教育的“三轨制”,不过是此前教育界所批判的资本主义教育“双轨制”的变种。而这正是当前我们最为担心的。因为一旦中学生分流,就意味着孩子们提前被分成了三六九等,意味着相当一部分学生提前放弃参与竞争的权利、告别常规的高等教育,成为“预科”的蓝领工人和自由职业者,在当代中国,在独生子女时代,这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当然,郑也夫教授也提到了,“中国要学习德国的分流模式还有很大障碍,首先是中国的职业教育办得不好,与高等教育地位悬殊太大。其次全社会都存在学历竞赛。”既然如此,远水难解近渴,尊重中国国情,暂时不学也罢。

  作者:薄文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