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给孩子补一补感恩教育的“氨基酸”

2014-01-19 11:00:01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请说出你六位亲人的生日,包括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并不是在做家庭成员调查登记,而是一道高中的入学面试题。就是这一道看似简单却出乎意料的题目,令200余名前来报考的初三学生张口无言,近九成学生答不出来。这是17日发生在武汉市第六中学国际部招考现场的一幕。(1月19日楚天都市报)

  武汉市第六中学国际部招考现场的这一幕,或许并非个案。如今,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了解父母、不关心父母、不感恩父母,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一个受双亲哺育培养十余年的初中毕业生,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可谓殚精竭虑,可他们却连记住父母生日这样最简单的事都做不到,这样的反差也太大了。

  诚然,父母与孩子应该成为“最知心的人”,而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初中生连父母生日都不知道,暴露出的问题不可小觑。一个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关心的人,以后出国深造时,远隔重洋的他们还怎么能对国家、对父母有一份责任感?有一份家国情怀?

  中国人自古讲究孝道,所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天下”。孝,其实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素养。孩子并非天生的“不孝”,该认真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失当?有专家把教育比喻成一棵树,树根是家庭教育,主干是学校教育,枝叶是社会教育。中学生记不住父母的生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出了问题。就家庭教育而言,不少家长唯“成绩”是瞻。当下不少家长认为智育是孩子成才的唯一通道,分数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至于孝道、感恩、责任、使命这些家庭教育必备的人文话题,则很少被提及。就学校教育而言,重智育轻德育的应试教育仍相当明显。不少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像感恩一类的教育早被遗忘在学校教育的角落里。就社会教育而言,显得有些浮躁而急功近利。学生在接触社会时,不时被浮躁的气氛裹挟着,被急功近利的无影手推着走。

  残缺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从这个角度说,家庭、学校和社会有必要给孩子补一补感恩教育的“氨基酸”。

  作者:钱桂林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