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饭姐的日常生活
一些同学懒得下楼拿外卖,催生了一个高校中的职业“送饭姐”———负责把饭从楼下送到其他同学的寝室门口,一次收费1块钱……昨日,成都商报关于大学生“送饭姐”的报道引发热议,成都商报记者获悉,“送饭姐”远不止一两名,男生宿舍楼也有不少“送饭哥”。针对“送餐到寝室”这种现象,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变懒了,还是有其他原因?昨日,多名“送饭姐”“送饭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3月22日 四川在线)
有人这样形容大学宿舍:早上就像停尸房,偶尔诈尸起来一个去上个厕所;下午就像养老院,大部分都是躺在床上神智不清,只有少数几个偏瘫的能拿起手机看看;晚上就像疯人院,又哭又笑又乱叫……这样的调侃当然不能代表所有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但却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的一个真实写照。“宅”在宿舍成了很多学生的选择甚至是爱好,这也就催生了高校“送饭姐”、“送饭哥”。同样是经历千军万马的过独木桥走进大学校门,这样的“大学生”却和人们心目中的大学生相去甚远,饭来张口的他们怎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弄潮儿,曾经的天之骄子都去哪了?
作为主体,送饭学生和叫外卖的学生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转变成了两个不同的角色?不难发现,从高中每天课程被安排的满满的到大学课余时间徒增的转变,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一时难以适应的学生会产生内心的迷茫和无聊,很多人选择宅在寝室;同时,个人电脑的普遍使用,使本来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对网络世界爱不释手,很多男生尤其热衷于网络游戏,废寝忘食;再者,大学里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性,对学生的各方面管理都相对宽松,这样,也就出现了一些学生整天无所事事的呆在寝室,懒得下楼的现象,着实让人担忧。当然,选择送餐到寝室的也不仅仅以上这些原因,也有一部分是赶作业、做设计而顾不上吃饭。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很多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这和毕业人数多、竞争大有着直接关系,但是,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就业观念偏差、竞争力不强才是根本原因。因此,作为高校大学生,在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应迅速融入大学生活,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在学习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提升内在修养,锻炼实践能力和身体素质,实现全面发展。高校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及时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为学生提供参加各类社团、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的机会,设置职业规划课程,激励学生树立奋斗目标并朝着目标奋斗,从而扫除迷茫心态;同时,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学生行为,如一些高校为防止学生通宵上网采取“限电”措施等。
高校“送饭姐”在让我们看到惊喜的同时也看到了差距和问题,我们也希望大学叫外卖现象越来越少。少年强则国强,要认真培养“知识储备多、心理素质好、实践能力强、思想道德水平高”的大学生队伍,汇聚力量,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作者:向忠安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