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分班”不是解决教育公平的万能钥匙

2014-09-08 07:29:28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根据学生成绩和老师能力、资历等情况分别将学生和老师均衡配置为若干等份,然后通过公开抽签确定分班情况。新学期开学之前,南宁二中这种平均分班的做法引起热议。人们关心,这种做法能否破解“重点班”顽疾?教育公平与分层教学又该如何平衡?(9月5日 新华网)

  为了解决教育公平的难题,实现教育均衡,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可谓是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小学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初中就近入学、摇号录取,现在又为了解决“择班”、“择班主任”,破解重点班“顽疾”,不得不采取“抽签分班”的方法来应对社会、家长的质疑。

  然而,“抽签”、“摇号”是否就代表了绝对的教育公平?是否就能堵住悠悠众口,获得众人的理解、认可?其实,对于“抽签分班”能否破解重点班“顽疾”的问题,我们首先还是要从根本上找原因。为什么大家要“择校”?“择班”?要“择班主任”、“择老师”?为什么要对“重点班”趋之若鹜”?

  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当前的教育确实还存在很多不公平、不均衡的问题,诸如地区之间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平衡,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不平衡,学校内部的教师素质不平衡,特权意识影响教育的纯洁性,评价方式的功利性……而正是这些原因才导致了各种千奇百怪的“教育乱象”层出不穷,导致人们越来越深陷“教育不公”的思维怪圈,难以自拔。

  面对异议难题,在各方条件相若、难分轩轾、互不相让的情况下,国人习惯于采取抓阄、抽签的方式来一决高下,而且也一致认可这是比较公正公平的办法。于是,当我们的教育在面临学生入学、择校、择班难题时,也自然地就想到了抽签、摇号,并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最佳方法。

  可是,面对这种“摇号招生”,“抽签分班”的方法,众多学生、家长并不买账。因为现在学校之间的差距、师资水平的差距、学生成绩、个性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可比性,这就导致了摇号、抽签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是公平了,却同时又势必对另一部分学生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一些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发展,一些学生勤奋、努力、要求上进,那么他们获得较好的教育资源应当是对他们努力付出的一种奖励;而另一部分家长、学生则恰恰相反,对于他们来说,获得更好的资源很可能就是给他们懒惰的一种变相鼓励,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实,所谓的公平,永远只是一种相对公平,而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奖勤罚懒是一种公平,“吃大锅饭”则是一种不公平;“能者上,庸者让”是一种公平,“轮流坐庄”也并不见得就完全公平。我们的教育入学、分班遭遇难题,可以采取“抽签”方式,难不成升大学、找工作也要“抽签”才公平?难道我们当官、为政、办事也可以采取“抽签”的方式来解决一切问题?

  所以说,“抽签”肯定并不是解决教育公平难题的万能钥匙。要实现教育公平,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实现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的均衡,改变教育评价的功利性上下功夫,让家长、学生、全社会真正认可我们的教育模式,认可每一所学校,认可每一位教师,那么,我们也就离所谓的“教育公平”不远了。

  作者:周卫军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