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卫工与家人中秋团聚体现人文关怀

2013-09-09 05:34:04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今年中秋节,在广州当环卫工的文春梅终于可以和女儿一起团聚了。自2002年来到广州当环卫工起,文春梅已经整整11年没有回家与孩子一起过中秋节了,每年的中秋节,她都“在马路上过”。记者了解到,在广州的一些环卫工中,五六年甚至十来年中秋节未与家人团聚的情况并不鲜见。(9月8日工人日报)
  环卫工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当这一群体中有的人“五六年甚至十来年中秋节未与家人团聚的情况并不鲜见”的处境经媒体报道后,更是撩拨起人们悲悯的神经。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诗句耳熟能详。当有些环卫工人多年的中秋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局外人对此并无切肤感受,而只是心存“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离合,此事古难全”的些许感慨。更多的时候想到的是,环卫工人在节假日的付出,也会得到相应的报酬。在这样的解读和联想中,环卫工人一年又一年放弃传统的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已然成了多少享受节日的人们集体失忆的一抹烟云。
  越是到了节假日,越是到了佳节,环卫工人都是更加忙碌,加班加点,成了他们的必修课。与家人团聚,越是变得可望而不可及,最终成了一个奢望。
  如此忙碌,一方面是组织上有安排,工作上脱不开身;一方面是生活所迫,为了收获一份加班费。由于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在文春梅的工友中,中秋节不能与家人一起过的情况比较普遍”。越是普遍,我们这个社会越不能见怪不怪;越是普遍,我们这个社会越要倍加关注。
  广州市在环卫工的收入待遇问题上,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今年5月1日起,4.2万名环卫工人工资普遍上涨,月均收入从2175元增加至3033元,涨幅近40%。环卫工人这种收入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也正由于此,一些环卫工一方面出于保饭碗的考虑,不敢轻易违拗环卫部门的规定,越是在节假日,越是要无条件地服从组织上的安排,“白加黑”,“五加二”;另一方面因为节假日的加班费是平时的2到3倍,总是不想放弃这个挣钱的机会。因此,出现像文春梅连续11年未与孩子中秋团聚的情形,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中秋年年要过,亲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值得年年团聚。在各行各业中,诸如供电、供水、交通等部门,有些行业、工种、岗位是不能离开专业人员值守的。而有些行业、工种、岗位就带有一定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如何为文春梅们创造春节、中秋一类传统节日与亲人团聚的条件,是各级主管部门、各用人单位需要关心的问题,也是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级工会组织需要关怀的问题。
  为环卫工人团聚创造条件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做到这一点,并非多么艰难的事,关键要看地方政府是否舍得投入。一是可以建设公寓。无论是双职工,还是单身职工,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住宿条件,让他们过上一个团圆的节日,享受开伦之乐。二是在传统节假日,发起义务劳动,组织机关单位人员上街大扫除。走上街头,开展大扫除活动,是不少地方机关单位的一项拿手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不是安排在传统节假日,而是安排在工作日。为了让这项活动更具含金量,使之成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亲民之举,不妨把义务大扫除活动安排在每年的传统佳节期间,给环卫工人放一个假,让他们过一个团圆的节日。三是大力培养市民的文明、卫生习惯,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同时加大对不文明、不卫生习惯的处罚力度,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为环卫工人减负,让更多的环卫工人在传统节假日期间有机会轮流与家人团聚。
  检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看这个城市有多少富翁、大款,有多少豪车、高楼、高尔夫球场、星级酒店、会所,而是看这个城市的平民,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一个和谐的社会,绝不是富人的社会和谐,而是全民的社会和谐。建设美丽中国,环卫工人在环境卫生工作中担当重任,功不可没,他们为建设美丽城市,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付出的很多很多,当他们忘我地做美丽城市建设者的同时,不要忘记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美丽的城市环境、人文环境。

  作者:范丰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