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派”精神病指标,寻找精神病何其无奈

2013-10-10 06:00:36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从去年10月开始,郑州各社区基层医护人员被要求筛查本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二。这意味着他们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2个重性精神病。一名社区医护人员说,“总不能把没病的写成有病的吧?”(人民日报 10月9日)

  重视民生,关爱民“身”,是当下干部走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之一。郑州上级领导向各社区基层医护人员下达筛查本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指令,本着是对社会负责,对患者及其家属负责的态度,应该是值得赞许的爱民行为;但是将爱民情感硬性指标化、盲目任务化却显得尤为不妥。笔者认为“摊派”精神病指标不仅为难了基层医护人员,而且也伤害了群众感情,着实欠佳。

  将重性精神病筛查转化成硬性指标,让人不得不质疑其意义何在。政府关爱弱势群体之举,百姓本该举上手赞成,但是面对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爱民之举让人着实倍感无奈。基层医护人员为完成上级指标不得不四处走访寻找精神病患者,耽误了正常工作也徒增了工作压力;住户面对上门询问是否有精神疾病也颇为光火,试问谁愿意被无故冠上精神病的“雅号”;即使有愿意登记的家属,但被问到登记了是否有救助,由于上级无明确表示,医护人员无法给出承诺仍旧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由此医护人员的筛查工作难免处处碰壁。这让人两难的指令除了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确实让人想不出有其他的积极意义。

  “领导一张嘴,下属跑断腿”,这上级领导毫无根据的硬性指标一下,着实苦了基层医护人员的一双腿。一方面医护人员面对层层下发的硬性指标压力,不得不奔走于家家户户进行走访筛查,很多社区的实际情况确实与指标任务相差甚远,却不得已将只有轻微精神障碍的患者拉来“滥竽充数”;另一方面,精神病法律问题专家却认为将硬性指标纳入某种疾病的统计排查中是很荒诞的举措,各种量化指标下的治疗,对病人们也并非最重要的。由此可见,上级领导没有深入社区了解实际情况便妄自下达的指标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是将其“爱民情感”以错误的方式强加到基层干部和群众身上的盲目之举。

  “摊派”精神病指标的不实之举算是给各级领导干部敲了一次警钟,认识到只有深入基层,实地摸查、认真调研才能保证以后做出的每项决策,下达的每个指令具有操作性、可行性、有效性,从而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公众也迫切希望以后不再受到类似的“指标事件”的困扰!

  

  作者:苏佳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