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巴彦县镇东乡荣兴村季秀英夫妇来哈尔滨买房,在路边捡到一个装有7500元现金的钱包,联系失主还钱被当成骗子,只好将钱包交到派出所,失主仍然认为他们和警察都是骗子,几经周折才把钱还了回去。(11月17日中国新闻网)
照理说还钱容易找钱难,一旦丢了钱别人捡到主动还回是好事,否则要想找回来就不容易。事件中失主在没有查看自己有无掉钱的情况下,直接认为对方是骗子多少有点武断。但似乎也是人之常情,突然有人给你打电话说要还你钱,确实让人难以相信。不得不承认,在如今的社会中,东西丢了多数找不回来也是事实,也难怪失主不信了。虽然这是件小事,但却是折射出了当今社会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对其他人生出警惕、怀疑之心,变得不那么容易相信别人。觉得那些可怜可能都是伪装的,那些感动也许都是刻意的,那些帮助的结果可能是被讹……欺骗好像成了人们对这个世界心照不宣的评价,真诚、不求回报的帮助变成了“天上掉馅饼”般不太会发生的事。
笔者认为,这种病态的社会现象本不该出现,一个真正和谐的社会不是人们心中那一堵堵心墙隔出来的。有了隔阂,就难以真诚面对他人,即使微笑也成了种形式上的照面,有了心墙,谁都在自己的墙内打着自己的算盘,社会又怎么和谐?
近年来,救人反被讹的新闻不少,让很多人宁愿不救,也不愿“招惹麻烦”,正如令人痛心的小悦悦事件,我们不知道那些漠然经过的人是什么心态,可能就有这么想过的。也有人遇事,救人前先找证人,这确实不失为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不过当救人带上被讹的担心,做好事带上“找麻烦”的顾虑,这难道不是这个社会的悲哀?此外,现在,各种骗人的把戏层出不穷,有人吃一堑长一智,有人上当不止一次,有人用漠视来应对一切。骗子屡禁不止,骗术越来越“高明”,也是社会信任度降低的原因之一。在目前的情况下,对骗子惩戒不严,骗人成本低,引得不少人愿意“以身试法”、“知法犯法”。也有人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发“同情财”。说到底也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想以低的成本换取高的回报。
人与人之间本应该融洽、放心的关系渐渐的戴上了猜忌、防备的镣铐,被束缚了的人们不知道该相信谁,或者说不知道应不应该相信别人。对别人善意的帮助,都近乎本能的采取怀疑的态度,甚至断然拒绝,习惯性的把好意当恶意。信任危机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一定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当然,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坑蒙拐骗的打击力度,不过,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人们要尽量放下心中顾虑的包袱,毕竟从整体来看,那些不和谐在社会中是少数。
作者:王恬恬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