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有人蜗居井下”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关注。记者6日来到现场发现,“井底人”居住的井盖已经被水泥封上,几名“井底人”也不知去向。(新华网12月6日)
“井底人”不知去向,是否安康令人揪心。但愿,在寒冷的冬季,他们能寻找到,一个能躲避寒冬的安全小窝,
为“井底人”安全着想,封死井盖,本无可厚非。不过,需拷问的是,关爱无家可归者,救助为何总在媒体后?何以总是以“抄家”封堵了事?这种只顾面子哪管他人死活的应急式救助,简单又粗暴,更令人心寒。试想,“住人井”被封,“井底人”无处御寒,如果再重演桥洞下冻死民工悲剧,又是种怎样的悲哀!显然,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存有问题。
其实,救助无家可归者,是个技术活,要靠法规保障,更要靠人文关怀兜底。面对城市“井底人”群体,民政救助部门不可谓不知,何以能置若罔闻等米下锅?与“井底人”长年和平相处的社区管理者及市民,又何以能熟视无睹漠然视之?事发后不顾“井底人”冷暖,先驱人再封井又是何其冷酷?各种冷漠的背后,凸显社会救助体系人文关怀的缺失。
救助“井底人”,先要读懂他们的辛酸和无奈。“井底人”都有共同特征,受自然环境或家庭条件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拾荒为生。其实,他们也并不是不愿接受救助,而是身上不仅承担着养活自己的压力,而且肩负着养活父母儿女的责任,背负着三代乃至四代人的生活重负。如果,接受救助,被“圈养”或遣返回乡,无疑掐断了几代人生存下去的希望。
可见,救助“井底人”,还要看到“井底人”背后,隐匿着几代人的救助问题。因此,无论是强迫救助,还是遣返回乡,都治标不治本,只堵不疏反会反弹。封住“住人井”,迫使“井底人”无井可住,如伤口撒盐,雪上加霜,比寒冬更冷酷,更不可行。
要解城市“井底人”之困,必须从人文关怀做起,由被动转主动,发动协调好社会、政府和民间的救助力量,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救助合力,从源头抓,从病根治,这才是救助“井底人”的正能量。
作者:赵茂盛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