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投毒案:反思---绝不止于判决的结果

2014-02-19 15:35:00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2月18日,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投毒案依法公开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相关报道见中国青年报)

  此案的判决结果是法律正义的结局但并无力救赎青春的残局。齐网拉呱,转载请注明。我们知道:司法审判,往往是建立在残酷的结局之上,它能抚平公义的创伤,却无法为校园的青春疗伤治毒。因此,我们对这件事的反思,绝不止于判决的结果。

  我们放眼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大环境,类似的伤害并不鲜见,若有心去统计,便会发现,人格畸变和戾气弥漫造成的灾难,在高校时有发生,无论是互害还是自残,这都是青春中毒的结果,可我们往往只为其制造的恶劣后果而痛心遗憾,却很少去筛查让青春中毒的土壤!

  中国的教育,历来的宏愿,都在于“知识改变世界,教育创造人生,这样的逻辑并无不妥,但我们似乎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也就是教育的底线:那就是培养“对社会无害的人”。随着高知人才破坏力的显现,透过复旦投毒案,或是到了反思如何改造我们教育土壤的时候了。

  我们也曾经为校园的学生,我们感知到,在应试思维的缠绕下,成长于教育土壤上的青春,往往被异变为学习的工具、知识的载体,而忽视了人格的塑造、心智的培养,当教育无视人的存在,人性的畸变和垮塌又怎能避免。教育面向的是人,而不是用知识锻造和萃取材料的工厂。

  我们拥有的高知人才就好比锻造出来的核原料,如果利用的好,它的能量可以造福人类,而若失之偏颇,它将制造毁灭世界的灾难。不同的是,核材料是没有生命的,而高知人才是有灵魂的,更重要的是,人才是靠人格和心性控制的。由此可见,塑造好高知人才的人格和心性,不仅仅是确保知识能量用于正道的保障,更是抑制其破坏性的开关。复旦大学投毒案的悲剧,实际上是提醒我们,高知识人才的双刃效应,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林森浩也许不是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但却是精致的破坏性能量。

  复旦投毒案的审结,警示我们应该由冰冷的人才工厂回归人文的校园,在注重培养“对社会有益人才”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人才的人格塑造和心态培养,避免他们成为“对社会有害”的破坏性人才。

  作者:邬阳文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