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放开网间互联协议和电信资费定价的限制。这意味着电信资费定价正式松绑,网上一片叫好声,为用户带来强烈的降价预期,然而,事实真的能如用户所愿吗?
据了解,长期以来政府仅对运营商涨价实施审批,而降价只需上报备案,今年2月国务院取消了对电信资费上限管制审批。而此次《条例》的修改,意味着电信资费将由市场统一调节,有相关专家分析未来的电信市场竞争将会非常激烈,资费下调空间比较大,运营商将告别高利润时代,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可是在笔者看来,需要勒紧裤腰带的,还有可能是用户自己。
首先从电信资费情况来看,近年来的确处于下调趋势,先是取消了双向收费模式,后来取消了不同运营商网间短信差额费用,直到现在逐步降低或取消漫游资费。从这个趋势来看,电信资费下降的势头还会继续,不过冷静分析一下,这种趋势不过是用户的一种心理语预期罢了,没有太大的证据可以证明趋势的正确性。
其次是运营商下调资费的动力。早期资费下降是因为工信部对固定电话本地通话费、移动电话漫游通话费等实行了价格“上限管理”,即规定了资费不能超过设定的上限,不是由运营商主动下调,而是被动接受了行政调控措施,不得不下调资费标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成本问题,电信运营商下降的空间到底有多大?目前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语音通话、短信费用和上网流量费用。在微信等IM软件横行的今天,短信形同鸡肋,既没有太大的调控空间,也没有调价的实际意义。近年来语音通话费用已经将到了非常低的水平,在继续下调的空间也不大。唯有流量费用还有下调的空间,不过从成本价格分析,三大运营商近年来相继发展3G业务和4G业务,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当3G的投资成本还没有完全收回的时候,又要开始发展4G业务,这对运营商来说需要极大的投入,试想,在市场决定价格的模式下,三大运营商会不会为收回投资成本而站在一条船上?资费还有下调的空间吗?
不可否认现在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增加了用户的可选择性,某些虚拟运营商的资费的确诱人,但虚拟运营商毕竟没有自己的基础电信网,尚需租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无法脱离母体的控制,所起的效果也没有太大的预期。
由此看来,电信资费松绑,该勒紧裤腰带的,或许还是用户自己。
作者:于博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