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各地中招都相继落幕,正值高中招生的关键阶段。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各地的中学纷纷将考生的考试成绩、考生信息、排行榜张贴在校门口进行宣传。更有甚者将学生的照片、个人信息制作成展版,在校门口摆放。这种做法引来社会各界和家长的热议,学校晒成绩单,到底是为了树形象还是为了抢生源呢?(7月23日中国广播网)
河南各地的中学,纷纷将高考考生的考试成绩、考生信息、排行榜甚至照片等,以大红榜的形式张贴在校门口进行宣传。学校不遗余力地“拿学生来说事”,其最直接的动因是为了抢生源。要知道,生源质量的高低,决定着高考成绩是否辉煌;高考成绩是否辉煌,又决定着地方政府及学校、教师的利益。
其实,那一张张晒成绩的大红榜,晒出了教育有多功利!学校为了能招进优质生源,几乎是豁出去了。一方面,学校置教育部及各级教育部门的禁令于不顾,没有做到依法治教;另一方面,学校滥用学生的肖像及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学生的姓名权和肖像权。
早在2009年,教育部就发出《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不以升学率对学校排队,不以考试成绩对学生排名;加强高考信息管理,制止对高考成绩的各种炒作。可惜的是,教育部的这一规定沦为一纸空文,众多学校仍我行我素,炒高考成绩,炒高考状元,这真是“你炒我炒大家炒,哪个不炒是傻帽”。
教育部作为最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何政令不畅,令行不止呢?一者,每一所学校的背后都有“一棵大树”——地方政府,他们比学校还渴望要教育政绩,各级教育部门面对强势的地方政府,只好“知难而退”。二者,在法不责众的语境下,惩处违规学校的措施乏力。一些禁令的规定很原则,让查处行为难以阳刚起来,故而对那些违规学校的惩处大多为象征性的,皮毛都难以伤及,更遑论筋骨了。三者,在硝烟弥漫的招生大战之下,张榜宣传这一形式还算是“温柔”的,所以也就易为社会所接受,没多少民众觉得不妥。
招生大战,暴露出目前的教育环境秩序混乱,教育行风严重不正,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必须看到,教育一旦富含功利的“水分”,教育就很容易变色变形变味变调,最终受害的自然是广大学生。
作者:钱桂林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