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亿的“环保账单”警示啥?

2013-09-25 08:19:3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昨天,北京市环保局、交通委、发改委、住建委等8个委办局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对《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进行详细解读。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透露,预计未来5年北京政府部门为治理大气污染将投入2000亿到3000亿元,全社会投资则将接近1万亿元。(9月24日《京华日报》)
  从与各相关部门签定责任状、分解工作任务,到5年时间、斥资1万亿元的“真金白银”,态度不可谓不坚决,措施不可谓不具体,让我们看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铁腕治污的勇气和决心。治理大气污染,是回应群众期待、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力之举,也是功在千秋、惠及万代的实事工程,理应值得大力肯定和赞扬。然而,1万亿的“环保账单”又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一则,仅靠污染治理能否唤回一片碧水蓝天?从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的代价和我国改革开放来具体实践来看,“先污染、后治理”终是一条不归路,人们在疯狂摄取环境资源的同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从多种生物的濒临灭绝到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持续发生,从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到天气、气候变暖……这些现象都充分说明了自然环境一旦被破坏,整个生态环境系统链条遭损毁,加之生态系统不可逆、不可修复的特征,即便是再大的污染治理项目,再大的真金白银投入,也很难让生态系统恢复原状。
  二则,5年斥资逾万亿,这样的高成本、高代价是否太沉重?当前,我国进入了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层出不穷,发展任务更加繁重,卫生、教育、住房、劳动保障、民生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将资金用在环境治理上并非不可,难就难在当资金总量有限,是否其他的民生支出会因此减少或降低?还有,环境污染项目并非大气一项内容,涉及污水、固体为废弃物、噪声等多个环境领域,1万亿元用于治理空气污染,其他领域的治理还需要多少资金投入?
  此外,整治会否达到预期效果?从新闻报道中,我们得知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两地政府都曾斥次数亿元,对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然而,当昔日空气中漫天黄沙,河流重现“臭水沟”的现象重现,大量的资金被打“水漂”时,如何确保治理的效果,怎样才能消除公众的疑虑、担忧,值得深思。
  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污染治理本无可厚非,但是,也不能让环保账单越垒越重使得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唯有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观,坚决贯彻“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始终保持对大自然敬畏之心,坚决摒弃带血的GDP,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科学保护上做文章,方是正道。
  
  作者:吴俊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