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垃圾给国庆节平添“遗憾”

2013-10-02 09:11:12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10月1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1万名群众冒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升旗仪式结束后,天安门广场留下的垃圾,最密集处甚至露不出地面。150名保洁员人手一把扫帚,2辆清扫车,2辆垃圾收集车,以“拉网式”的排兵布阵,用了30分钟才全部清除。初步估计,清扫的垃圾多达5吨左右。(中国网  10月1日)
  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执行升旗任务的国旗护卫队战士们,用一场升旗仪式迎来了“十一”国庆节。11万人在国庆节之日聚集天安门广场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生,场面是何等的宏伟壮观,相信在场观看的每个人心情一定无比的激动。然而在一场震撼心灵的洗礼后,留下的却是万吨的垃圾,无疑给国庆节增添了许多遗憾。
  冒雨观看升旗仪式,确实值得赞扬,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怀揣着一颗爱国的心,但天安门广场,是祖国的心脏,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却留下了一地国人的“素质”。笔者觉得在,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这比冒雨看国旗升起更让人感动和骄傲。
  素质问题,放大了说,则是思想,道德,观念认知及践行层面问题。换言之,就是明知问题的是非曲直却故意采取错误得做法。我们可以在自己家中,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之间都能做的很好,到了公共场合却换了另一副嘴脸,这是虚伪,自私,不负责任的做法。难怪在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经将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列为违法。
  各种原因,使乱扔垃圾这样看似举手之劳的事变成顽疾,解决起来任重道远。增设垃圾回收,垃圾分类等装置是必不可少,但从细处影响公民行为,重塑公民道德文明,加大宣传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公民文明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没有相应的制度跟进,文明素养的提升往往无法落到实处。小到家庭的垃圾分类,大到公共场合的垃圾处置,需要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需要积极引入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社会评价,形成舆论监督、道德约束、物质激励等机制,营造“人人有道德、人人守公德”的良好氛围。
  公共场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面镜子。游客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努力,不要让“人祸”影响了节日的氛围。

  作者:谌馨悦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