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逼婚上头条折射春节“鸿门宴”

2014-01-16 14:30:08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澳大利亚墨尔本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华文报纸《墨尔本日报》以罕见方式在头版刊出整版广告,一位中国妈妈以不逼婚为条件,劝儿子回家过年。这一匪夷所思事件瞬间引发当地热议,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现代快报》1月16日)

  同样“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剩男剩女则要“每逢佳节被逼婚”。有人调侃春节,“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一个合家欢乐的佳节,因为子女的婚事,俨然成了勾心斗角的“鸿门宴”:唇枪舌剑,意在逼婚。

  每逢佳节被逼婚,春节是毫无争议的“重灾区”。七天长假,加上团圆的传统,春节是一家人鲜有的相聚时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年到头,好不容易“逮到”儿女,难免要关心他们的“终身大事”,有则加勉,无则促之。孩子奔波一年,心力交瘁,本想在家享受亲情,放松身心,熟料又陷入“垓下之围”,被父母“关心”得焦头烂额。

  其实,逼婚并非中国特色,西方也有。美国自由撰稿人多丽·勒瓦克在《心慌的岁月》中说,过了26岁生日,女性就开始面临逼婚。面对逼婚,东西方人可谓心有灵犀:欺骗,逃避,隐身。戴假“订婚戒指”、租男/女友,或者干脆“不在线”,玩失踪。不过,这般应对只会让父母更放心不下,更“关心”,进一步加剧两代人的理解误区。

  “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子孙绕膝,怡享天伦,这是老人最大的期盼。孩子若早点结婚,趁他们身板硬实,还能帮着带孙子,为孩子减负。这种心切和关怀,本是亲情的流露,却成了孩子的负担,因为他们还要考虑工作、生活、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说到底,春节变成逼婚的“鸿门宴”,是场两败俱伤的局面,父母和孩子都难咎其责,都要反思。

  一方面,不逃避,不威逼,多沟通。就像网友所言,“应对‘中国式逼婚’,真诚沟通才是良策”。有啥难处,孩子应敞开心扉,和父母谈谈。父母也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这样,双方没了“猜疑”,也都减了压。另一方面,父母不逼,自己要催。勇于自我审视,既不能只顾事业不顾婚姻,也不能把婚姻当事业,择偶观健康,现实而不功利。此外,不妨把立法禁止逼婚提上日程,依法护航。

  盼儿回家过年,不逼婚上头条,这不只是两代人的“权力”交替与和解,也是很多人的心声。让春节回归本意!没有“四面楚歌”,没有“垓下之围”,过年就是一场合家欢乐的聚会,而非奔赴一场“鸿门宴”。

  作者:诸葛凉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