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捐献父母遗体饱受“骂名”的亲属致敬

2014-12-16 08:44:47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苏州周女士的父母在世时签署了捐献遗体志愿书,成为苏州首例夫妇遗体共同捐献者。老人过世后,周女士遵照父母生前的意愿将遗体捐了出去。她没有料到,此后的10多年,她和家人一直生活在邻居和亲友们异样的眼光中,很多人骂周女士不孝,认为他把老人的遗体给卖了,为此她一直被迫搬家换工作。(12月15日央广网)

  看了这个报道,笔者认为,苏州周女士遵照父母生前的意愿捐献了他们的遗体,不仅是对已故父母的尊重,更是一种大德至善之举,我们应弘扬这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向捐献父母遗体饱受“骂名”的亲属致敬。

  据了解,遗体主要用于器官移植、病理解剖和教学解剖。通过捐赠,死者的生命在别人的身上得以延续;通过遗体取材制成的医用组织材料,利用价值也非常高。可目前我国公民的遗体捐献工作步履维艰,我国用于病理解剖的遗体仅有1%,而发达国家已达到80%以上。其原因主要在于“落叶为根,入土为安”的国人根深蒂固传统观念。苏州周女士遵照父母生前的意愿捐献了他们的遗体,却不被邻居和亲友们理解,6年中被迫搬家3次,正是这种传统观念的写照。

  向捐献父母遗体饱受“骂名”的亲属致敬。一是像苏州周女士这样秉照父母的遗愿捐献遗体,不仅不是世俗人眼中的“不孝”,而是融入了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大孝,是一种体现先进文化的新“孝”;因为他们的举动让社会多了一份爱,让生命多一份延续。二是,他们遵照意愿捐献了父母遗体,却得不到周遭人的认可和理解,生活在“人言可畏”的环境中,虽然内心承受着难以想象的世俗压力和煎熬,但他们不像有些儿女那样打消念头放弃捐献,而毅然伟大的捐献,表现出高尚人格。

  向捐献父母遗体饱受“骂名”的亲属致敬,就是要逐步改变固守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传统观念,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重生命、尊重捐献者及其家属的良好氛围,充分认识遗体捐献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濒临绝望的人重获新生,让堕入黑暗者重见光明,更让更多的即将走上医疗战线的学生有了充实的操作经验……

  作者:李六合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