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国家卫计委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1个省份推行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试点工作。各试点地区通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定期将成年流动育龄妇女信息上传给国家流动人口子系统电子婚育证明数据库,便自动生成集中统一的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18日,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表示,2015年将全面推开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11月19日《新京报》)
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实施半年来,已经取得较好成效。据统计,现在全国11个省份共上报2100多万个育龄妇女需要查询的相关信息;近半年来,全国共有37000多例查询。明年全面推开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对于生活和工作在非户籍所在地的夫妇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说到电子婚育证明的好处和便捷,就不得不说流动人口办证的辛酸和痛苦。2012年12月,原国家人口计生委曾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方便群众办证。该文件针对流动人口办理“一孩”出生登记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在户籍地和流入地都可办理登记,实行首接责任制;二是两地之间通过计生内部信息系统沟通,不要让老百姓跑;三是如果由于多地多次流动,哪个地方都没有办法证明老百姓的婚育情况,那么本人写个承诺书就可以了。
然而,文件归文件,现实很骨感。首接责任制几乎成了“首接不问制”,“不要让老百姓跑”基本成了“就要让你跑断腿”,尽管全国现在通过承诺来办理手续的到目前已有34000多对,但在全国流动人口达2.45亿、已超总人口的1/6的当下,这个数字显然是冰山一角。
流动人口办证难,有时难于上青天。据媒体报道,办理准生证,需盖章签字40多个;新婚夫妇为办准生证,奔波两地长达三年无果;孕妇小肚子跑成大肚子,也没把准生证“跑”下来……以至形成了一种怪现状:谁要办理准生证,不折腾你属于例外,让你跑断腿才是家常便饭。
全面推行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突破了原有的户籍化、属地化管理的桎梏,彰显了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人文情怀;适应了人口流动社会现实的需要,迈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坚实的又一大步。然而,明年全面推行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目前只是一个表态,能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落实到基层和偏远山区,能不能让成千上万的小夫妻展露笑脸,谁也不敢打包票。
当下,社会管理逐渐技术化、现代化和人性化,电子婚育证明取代纸质证明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明年全面推行流动人口电子婚育证明完全值得期待。
作者:毛开云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