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1月9日《人民日报》)
在庆祝建国50周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在这些“两弹一星”元勋中,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中国原子弹之父”,于敏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如今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这既是国家对这位“氢弹之父”几十年研究成果的充分肯定,也是继孙家栋(2009年)、程开甲(2013年)之后又一位获得国家科技最高奖的“两弹一星元勋”。如果再加上之前邓稼先曾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钱学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5年)等,“两弹一星元勋”们已经多次获得国家科技奖的最高荣誉,这是人民对建国之初为中国的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们的最好报答。
有趣的是,于敏也是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杰出科学家。他1944年考入北大工学院,随后又转学物理,1949年在北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担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在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指导下开始了核理论研究工作。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氢弹也在于敏率领的研制团队下研发成功,于敏构型也成为世界上仅有两种氢弹构型,一种是美国的T-U构型,另一种就是于敏构型,而且于敏构型比美国T-U构型设计更加巧妙。于敏的获奖,或也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人们对“中国大学培养不出大师”的担忧恐怕还是言过其实。
有外国科学家曾在《自然》(Nature)期刊撰文称,在1940年以前,需要等20年才获得诺贝尔奖的个案,分别只占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奖的11%、15%和24%;但自1985年起,相关比例分别增至60%、52%和42%。“诺奖排队”现象,其实就说明了科学家需要经受住“冷板凳”的考验。于敏1960年代的氢弹研究,到今天终获国家最高科技奖,也经历了长达50年的“等待”,虽稍嫌“迟到”,但也说明科研成果获得社会的肯定需要一个过程,而科学家们需要耐得住这漫长的“等待”,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作者:汪忧草
稿源:齐网
编辑:梁小民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推广